冷淡梳妆不入时,故将粉面以朱施。
风标可作孤山殿,枝叶能令北客疑。
及与松筠论旧故,未容桃李强追随。
芳名亦占群花上,所恨无功到鼎彝。
冷淡梳妆不入时,故将粉面以朱施。
风标可作孤山殿,枝叶能令北客疑。
及与松筠论旧故,未容桃李强追随。
芳名亦占群花上,所恨无功到鼎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和独立自主的艺术态度。"冷淡梳妆不入时,故将粉面以朱施"表达了诗人对外在美貌的漠视,以及通过内在修养来提升自己的决心。"风标可作孤山殿,枝叶能令北客疑"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使得旁观者都产生怀疑,这是对诗人高洁品格的一种赞美。
"及与松筠论旧故,未容桃李强追随"显示了诗人在精神上与世俗的距离,以及不愿意被世俗所同化。"芳名亦占群花上"则透露出诗人的名字已经和其他花卉并列,成为了人们口碑中的美好事物。
最后"所恨无功到鼎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这里的“鼎彝”是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引申为官职或是社会地位,诗人感到自己没有在更高的位置上发挥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寓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操,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