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满黄昏路,山间不计程。
人从绝徼至,舟趁顺流行。
客日从今短,归心自此轻。
万峰云外迥,何处是梧城。
火满黄昏路,山间不计程。
人从绝徼至,舟趁顺流行。
客日从今短,归心自此轻。
万峰云外迥,何处是梧城。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抵达况村后乘舟前行的情景,充满了旅途的孤独与对归家的渴望。
首句“火满黄昏路”,以“火”字点明灯火通明的景象,暗示着虽是夜晚,但道路并不黑暗,反而被灯火照亮,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山间不计程”,则表达了行进中的艰难与迷茫,山路崎岖,难以准确计算行程的距离,隐含了旅途的艰辛和对目的地的不确定感。
“人从绝徼至”,“绝徼”指偏远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自己所经历的长途跋涉,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突出了旅途的遥远和不易。紧接着“舟趁顺流行”,描述了乘舟前行的场景,利用水流的助力,使得行进更加顺畅,也暗示了诗人对前方道路的期待与希望。
“客日从今短”,意味着离家的日子从现在开始变得短暂,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和对旅程即将结束的期待。“归心自此轻”,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轻松与释然,经过长时间的旅途劳顿,终于看到了回家的曙光,心情变得格外愉悦。
最后两句“万峰云外迥,何处是梧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远处的梧城若隐若现,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行行能远来,匆匆辄辞去。
谓有新知乐,乃成离别苦。
青春固所欣,子当怀深惧。
菲菲弄芳妍,匆匆伤迟暮。
人子三加冠,责以为人父。
收心戒外驰,回光宜内顾。
有屈乃有伸,何思复何虑。
志帅能自持,气卒敢轻骛。
畜极亨天衢,动初辟乾户。
青云第一程,出门慎勿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