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荒石路,岁晏独言归。
山雪厚三尺,社榆粗十围。
虬龙宁守蛰,鸾鹤岂矜飞。
君子固安分,毋听劳者讥。
古村荒石路,岁晏独言归。
山雪厚三尺,社榆粗十围。
虬龙宁守蛰,鸾鹤岂矜飞。
君子固安分,毋听劳者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古村荒石路”一句,以荒凉的古村石路作为开篇,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接着,“岁晏独言归”则透露出诗人在岁末时光独自行走于荒野之中,心中充满对归隐生活的期待。
“山雪厚三尺,社榆粗十围”两句,不仅描绘了冬日雪后的静谧景象,更通过对树木粗细的刻画,表现出大自然的苍劲与生命力。
“虬龙宁守蛰,鸾鹤岂矜飞”一联,以神话中的虬龙和高贵的鸾鹤比喻诗人自守本分,不追求过于奢华或虚名。这里体现了儒家君子的修养与自持之道。
最后,“君子固安分,毋听劳者讥”则是对前述意境的总结和升华,表明作为君子,对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应受外界闲言碎语的影响。
诗中通过山野、雪景、古树以及神话生物的描写,营造出一幅超然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画面,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偶到灵山最上头,山檐高竹不知秋。
杖藜欲趁西溪月,未放闲身尽日留。
不寐苦长放,起看天未明。
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
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
南飞多过雁,早寄破胡声。
农丞免官归,门第冷於铁。
属国埋胡尘,旁观为心折。
一朝百僚上,众目仰光洁。
贤愚杂平居,高士见错节。
君看岩下竹,九曲困岩穴。
风雷头角露,炊蔽夏日烈。
男儿未盖棺,不用伤歇灭。
感物思故人,长吟赖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