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旧濠梁佐荷戈,尚留遗券指黄河。
虚传光武中兴诏,自续文山正气歌。
七尺风霜埋铁骨,九泉涕泪在铜驼。
精灵倘拜思宗庙,白马神灯夜半过。
勋旧濠梁佐荷戈,尚留遗券指黄河。
虚传光武中兴诏,自续文山正气歌。
七尺风霜埋铁骨,九泉涕泪在铜驼。
精灵倘拜思宗庙,白马神灯夜半过。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伯父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
首句“勋旧濠梁佐荷戈”,描绘了伯父作为功臣辅佐国家的情景,暗示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接着,“尚留遗券指黄河”一句,通过“遗券”这一典故,表达了伯父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功绩如同黄河一般永存不息。
“虚传光武中兴诏,自续文山正气歌”两句,对比了历史上的光武帝刘秀中兴之事与伯父的精神传承。这里以“光武中兴诏”象征历史上的辉煌成就,而“文山正气歌”则代表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民族气节。诗人认为,伯父虽然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表彰,但他所展现的正气和精神,足以媲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七尺风霜埋铁骨,九泉涕泪在铜驼”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伯父的坚韧不拔和对国家的忠诚。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精神依然如钢铁般坚强,即便是在地下的九泉之侧,他仍能感受到铜驼(古代铜制的马头,常用于装饰)上流淌的泪水,这泪水代表着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最后,“精灵倘拜思宗庙,白马神灯夜半过”表达了诗人希望伯父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并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回到宗庙,接受后人的祭祀和纪念。白马神灯的意象,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伯父的深深思念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伯父生平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历史责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