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山中人,樵歌紫阳雪。
攀桂游文场,观潮渡江浙。
自惭驽钝质,鞭策殊汗血。
胜地屡登临,蟾光几圆缺。
煮石惊羊群,汲泉分雀舌。
箪瓢常晏如,粱肉厌饕餮。
早岁际升平,壮怀弥激烈。
中年罹忧患,空负持宪节。
孤桐韵逾清,野鹤心更洁。
君爱秋萤飞,乍明还易灭。
我本山中人,樵歌紫阳雪。
攀桂游文场,观潮渡江浙。
自惭驽钝质,鞭策殊汗血。
胜地屡登临,蟾光几圆缺。
煮石惊羊群,汲泉分雀舌。
箪瓢常晏如,粱肉厌饕餮。
早岁际升平,壮怀弥激烈。
中年罹忧患,空负持宪节。
孤桐韵逾清,野鹤心更洁。
君爱秋萤飞,乍明还易灭。
这首明代郑潜的诗《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一)》描绘了诗人作为山中人的生活与心境。首句“我本山中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认同和归隐之心。接着,“樵歌紫阳雪”展现了他在山间伐木唱歌,即使雪落亦不改其乐的场景。
“攀桂游文场,观潮渡江浙”则暗示诗人虽身处山林,但仍有求学进取之意,意欲通过科举或游历来开阔视野。“自惭驽钝质,鞭策殊汗血”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以及勤奋努力的决心。
“胜地屡登临,蟾光几圆缺”写诗人频繁游览名胜,感叹时光流转,月亮的盈亏象征着人生的起伏。“煮石惊羊群,汲泉分雀舌”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烹茶的雅趣和对水质的讲究。
“箪瓢常晏如,粱肉厌饕餮”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即使丰盛的食物也觉得多余。“早岁际升平,壮怀弥激烈”回忆年轻时国家安定,怀抱壮志昂扬。“中年罹忧患,空负持宪节”则透露出中年遭遇挫折,未能实现理想,感到遗憾。
最后,“孤桐韵逾清,野鹤心更洁”以孤桐和野鹤自比,强调内心的高洁。“君爱秋萤飞,乍明还易灭”以秋萤的短暂光明寓言人生无常,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山居生活的恬淡,又有对仕途的追求和失落,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人生感慨。
玉棱纤手,锦字和愁织。
新凉乍传佳会,来伫星桥侧。
何意凌波无术,偏假飞乌翼。情丝千尺。
化为蛛网,还被秋风荡无迹。
心寄京华北斗,人更京华北。
遥想此际徘徊,也念南荒客。
儿女阶前斗巧,瓜果冰同擘。匆匆今夕。
苕苕隔岁,依旧银河暮云碧。
飘然携得林间偶。寻山更饶佳趣。
杖屐引天风,在峨嵋高处。竹屏朝过雨。
又岩谷、灵光深聚。漫忆呼猿,一声长啸,肯来为侣。
容与。故人心,生绡上、轻飞麝煤匀注。
自是足风流,写君家眉妩。一编聊倩补。
也休负、柳边张绪。晚来指、绰约烟鬟,记上清同住。
雨细催花,宵长费烛,沈吟往事堪记。
岭峤移家,汉滨闲步,乍识佩环声起。
仙城路近,还印得、温黁香气。
借问蓝桥捣玉,云英可能相似。沧溟去程万里。
怨苕华、寸心难系。待到后期归了,绿深无地。
铅泪倾槃似洗。但仿佛、游仙梦痕里。
蜃海迷楼,春云曙市。
眼中烟柳斜阳,断肠又送词人去。
承明先辈,风华绝代,飘零如许。
故国兵前,浮名梦后,料无回顾。
更衰兰惨涕,迷离恩怨,空留恨,牛衣语。
海内清才有数。叹沧波、沤盟谁主。
抽簪纵早,挥戈终负,虞渊沈暮。
寄讯仙山,凌云一笑,悲欢何据。
祗风流顿尽,人间费泪,写江南赋。
废碣栖烟,清钟度暝,旧携筇处。
沙禽细响,犹恋东风去来路。
平芜先作伤心碧,悄不管、连天恨雨。
尽阑干拍遍,孤云一逝,乱山无语。情绪。斜阳暮。
莫轻恼天涯,旧鸥新鹭。经年断旅,再来情味凄苦。
花前不是伤春病,问隔座、流莺曾否。
待诉与、庾郎心,惟有衰杨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