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行遍浙东山,越绝重来岂偶然。
秦望云深萦客恨,镜湖月白结诗缘。
鹧鸪处处啼篁竹,舴艋家家泛钓船。
行役自应多感慨,故山如许好风烟。
去年行遍浙东山,越绝重来岂偶然。
秦望云深萦客恨,镜湖月白结诗缘。
鹧鸪处处啼篁竹,舴艋家家泛钓船。
行役自应多感慨,故山如许好风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浙东山区的再次游历,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诗意。诗人通过“去年行遍”和“越绝重来岂偶然”两句,说明了自己对这个地方的熟稔和特别的眷恋,这种情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原因的。
接下来的“秦望云深萦客恨,镜湖月白结诗缘”表达了诗人在浙东山区的体验。这里的“秦望”可能指的是一处可以远眺的高地,“云深”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客恨”暗示着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与愁绪,而“镜湖月白结诗缘”则是对美好景致的描写和诗意联想,显示了诗人心中对于这片山水的深刻记忆。
“鹧鸪处处啼篁竹,舴艋家家泛钓船”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浙东山区田园生活的景象。鹧鸪(一种鸟类)的叫声和竹林的摇曳,以及家家户户都在水上摆弄着小船捕鱼的情景,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行役自应多感慨,故山如许好风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重游故地所产生的复杂情感。作为一个旅者,对于这些熟悉而又美好的风景自然会有更多的感慨。而“故山如许好风烟”则是对浙东山区永恒不变的赞美,这里的“风烟”指的是一种迷人的自然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浙东山区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的记忆。
记琼林宴起,软红路、几西风。
想汉影千年,荆江万顷,槎信长通。
金狨。
锦鞯赐马,又霜横、汉节枣仍红。
细柳春阴喜色,四郊秋事年丰。
从容。
岁晚玉关,长不闭、静边鸿。
访武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
兰宫。
系书翠羽,带天香、飞下玉芙蓉。
明月瑶笙奏彻,倚楼黄鹤声中。
问流花,寻梦草,云暖翠微路。
锦雁峰前,浅约昼行处。
不教嘶马飞春,一奁越境,那销尽、红吟绿赋。
送人去。
长丝初染柔黄,晴和晓烟舞。
心事偷占,莺漏汉宫语。
趁得罗盖天香,归来时候,共留取、玉阑春住。
晚云开,朝雪霁,时节又灯市。
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
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
旧游地。
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
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
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
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
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
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
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
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憔悴敧翘委佩,恨玉奴销瘦,飞趁轻鸿。
试问知心,尊前谁最情浓。
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
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