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芳草自芬菲,城郭青山落日微。
古树先朝雷火尽,空宫满地鹧鸪飞。
金萤夜照开幽隧,石燕秋归舞故衣。
惟有让王祠畔月,清风不改旧寒晖。
春风芳草自芬菲,城郭青山落日微。
古树先朝雷火尽,空宫满地鹧鸪飞。
金萤夜照开幽隧,石燕秋归舞故衣。
惟有让王祠畔月,清风不改旧寒晖。
这首《姑苏怀古》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描绘苏州古城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往昔繁华的感慨。
首联“春风芳草自芬菲,城郭青山落日微。”以春天的生机盎然与夕阳的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春风拂过,芳草自开,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而城郭边的青山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有自然之美,也暗含着时光流逝的意味。
颔联“古树先朝雷火尽,空宫满地鹧鸪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沧桑感。古树见证了朝代更迭,经历了雷火的洗礼,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宫殿,鹧鸪鸟在空旷的地面飞翔,它们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哀伤的情绪。
颈联“金萤夜照开幽隧,石燕秋归舞故衣。”运用了象征手法,金萤在夜晚照亮幽深的隧道,石燕在秋天回归,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的行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循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惟有让王祠畔月,清风不改旧寒晖。”将视角聚焦于让王祠畔的一轮明月,它虽历经千年,但清风依旧,月光如旧,这不仅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是对历史记忆的留恋。月光下的清风,既是对过去的温柔回望,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苏州繁华与衰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黄菊开何许,疏篱小隐家。
似知重九日,故放两三花。
病著杯无渌,衰年发半华。
佳辰辜负汝,满把但成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