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少人迹,禅房深客心。
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
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
定回蜂欲逗,香在蝶难寻。
棋电惊青子,茶烟出半林。
客来参话久,隔屋听鸣禽。
此处少人迹,禅房深客心。
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
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
定回蜂欲逗,香在蝶难寻。
棋电惊青子,茶烟出半林。
客来参话久,隔屋听鸣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禅房春景图。诗人刘辰翁以细腻的笔触,将禅房的静谧与花木的深邃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联“此处少人迹,禅房深客心”开篇即点明了禅房远离尘嚣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访客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接着,“殿廊常寂寂,花木自深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生机,寂寂的殿堂与繁茂的花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
颔联“面壁看红影,蒲团对绿阴”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禅者修行的状态。面壁观照内心,蒲团静坐,绿阴映衬,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禅修的专注与平和,也暗示了诗人对禅学精神的深刻体悟。
颈联“定回蜂欲逗,香在蝶难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蜜蜂与蝴蝶在花间穿梭的情景,虽有香气吸引,却难以捕捉,寓含着禅宗中关于“不可得”的哲理,即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难以捉摸。
尾联“棋电惊青子,茶烟出半林”则通过棋局与茶烟的描写,展现了禅房中的生活情趣。棋局如闪电般快速变化,青子(棋子)闪烁,茶烟袅袅升起,半掩于林间,既表现了禅者的生活简朴与智慧,也暗示了禅宗中“无我”、“空性”的思想。
最后,“客来参话久,隔屋听鸣禽”收束全诗,描绘了访客与主人长时间交谈的场景,通过“隔屋听鸣禽”,进一步强化了禅房内外的和谐与自然界的融入,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禅房春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蕴含了深刻的禅宗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今世荣光,前生福行,悟来更好真修。
外欢未尽,念动意多忧。
清淡平常道乐,筠轩坐、至理频搜。
真明了,碧天莹净,命耀似新秋。休休。
崇道德,清廉治政,应变全周。
待功成名遂,霞洞云游。
琴剑仙经为伴,蜕仙去、真上云头。
如庞许,全家拔宅,永永信瀛洲。
江湖落魄,鬓成丝、遥忆扬州风物。
十里楼台,帘半卷、玉女香车钿壁。
后土祠寒,唐昌花尽,谁看琼枝雪。
山川良是,古来销尽雄杰。
落日烟水茫茫,孤城残角,怨入清笳发。
岸舣扁舟人不寐,柳外渔灯明灭。
半夜潮来,一帆风送,凛凛森毛发。
乘流东下,玉箫吹落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