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塔斜晖》
《雁塔斜晖》全文
明 / 陈学佺   形式: 七言律诗

驱霓势欲尽寒潭,叠嶂联溪数树杉。

倚槛云霞纷可掇,隔江铃铎战方酣。

百年艳骨依灯火,双笏忠魂护净蓝。

我欲起将多宝定,辩才何处问同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雁塔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首句“驱霓势欲尽寒潭”,以动态的描绘开篇,仿佛天边的彩霞在努力驱散寒潭的阴霾,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下来,“叠嶂联溪数树杉”一句,通过山峦、溪流和杉树的组合,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倚槛云霞纷可掇,隔江铃铎战方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倚靠栏杆,眼前的云霞似乎触手可及,而对岸的钟声仍在激战中回响,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诗歌以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紧迫。

“百年艳骨依灯火,双笏忠魂护净蓝”则将视角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百年之后的艳骨仍依恋着灯火,象征着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事迹依然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双笏忠魂护净蓝”,则是对忠诚与清廉的颂扬,强调了道德与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最后,“我欲起将多宝定,辩才何处问同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思考。他想要借助多宝佛的力量来平息世间纷争,寻求智慧与和平,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共鸣与理解。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道德、人性以及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学佺
朝代:明

陈学佺(?—一六三五),字全人。番禺人。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解元。事空隐,与梁坚德同受戒,旋卒。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诉衷情·倦投林樾当诛茅

倦投林樾当诛茅。
鸿雁响寒郊。
溪上晚来杨柳,月露洗烟梢。
霜后渚,水分槽。
尚平桥。
客床归梦,何必江南,门接云涛。

(0)

虞美人·军书未息梅仍破

军书未息梅仍破。
穿市溪流过。
病来无处不关情。
一夜鸣榔急雨、杂滩声。
飘零无复还山梦。
云屋春寒重。
山连积水水连空。
溪上青蒲短短、柳重重。

(0)

谒金门·何处所

何处所。
门外冷云堆浦。
竹里江梅寒未吐。
茅屋疏疏雨。
谁遣愁来如许。
小立野塘官渡。
手种凌霄今在否。
柳浪迷烟渚。

(0)

如梦令·叠嶂晓埋烟雨

叠嶂晓埋烟雨。
忽作飞花无数。
整整复斜斜,来伴南枝清苦。
日暮。
日暮。
何许云林烟树。

(0)

浣溪沙 书虞元翁画

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
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萍波上白鸥双。
淋浪淡墨水云乡。

(0)

菩萨蛮·西风簌簌低红叶

西风簌簌低红叶。
梧桐影里银河匝。
梦破画帘垂。
月明乌鹊飞。
新愁知几许。
欲似丝千缕。
雁己不堪闻。
砧声何处村。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