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知苦节,不容一毛发。
鍊金索坚贞,洗玉求明洁。
自惭所业微,功用如鸠拙。
何殊嫫母颜,对彼寒塘月。
君存古人心,道出古人辙。
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
朝向公卿说,暮向公卿说。
谁谓黄钟管,化为君子舌。
一说清嶰竹,二说变嶰谷。
三说四说时,寒花拆寒木。
䗱䗱家道路,灿灿我衣服。
岂直辉友朋,亦用慰骨肉。
一暖荷匹素,一饱荷升粟。
而况大恩恩,此身报得足。
且将食檗劳,酬之作金刀。
苦心知苦节,不容一毛发。
鍊金索坚贞,洗玉求明洁。
自惭所业微,功用如鸠拙。
何殊嫫母颜,对彼寒塘月。
君存古人心,道出古人辙。
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
朝向公卿说,暮向公卿说。
谁谓黄钟管,化为君子舌。
一说清嶰竹,二说变嶰谷。
三说四说时,寒花拆寒木。
䗱䗱家道路,灿灿我衣服。
岂直辉友朋,亦用慰骨肉。
一暖荷匹素,一饱荷升粟。
而况大恩恩,此身报得足。
且将食檗劳,酬之作金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投所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
"苦心知苦节,不容一毛发。鍊金索坚贞,洗玉求明洁。"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诗人严于律己、追求完美无瑕的心境。
"自惭所业微,功用如鸠拙。何殊嫫母颜,对彼寒塘月。君存古人心,道出古人辙。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学识浅薄的自责,同时又赞美古人的高尚情操和永恒的教诲。
"朝向公卿说,暮向公卿说。谁谓黄钟管,化为君子舌。"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授的迫切渴望,将知识比作美妙的音乐,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向往。
"一说清嶰竹,二说变嶰谷。三说四说时,寒花拆寒木。䗱䗱家道路,灿灿我衣服。岂直辉友朋,亦用慰骨肉。"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学习和思考的情景,将知识的积累比作行走中的脚步和衣着上的装饰,表达了对知识的珍视。
"一暖荷匹素,一饱荷升粟。而况大恩恩,此身报得足。且将食檗劳,酬之作金刀。"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的大恩感激之情,将这份恩情比作温暖的衣物和充实的饮食,表达了回报这份恩情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知识的追求、对友人的感激和自我修养的强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知君元日趁鵷行,双观云边耸百常。
拜表归来乘逸兴,跨鞍相就揽吟肠。
还同皇甫寻僧孺,却笑山公顾葛强。
我亦及门空刺字,不容高论听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