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深秋快一晴,圣恩新领出都城。
便亲子恳陈章疏,养志人多托弟兄。
日薄西山催令伯,官行南国慰初平。
梨黄枣赤堪携酒,更续阳关第四声。
积雨深秋快一晴,圣恩新领出都城。
便亲子恳陈章疏,养志人多托弟兄。
日薄西山催令伯,官行南国慰初平。
梨黄枣赤堪携酒,更续阳关第四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光在秋雨初晴后,接受圣恩离开京城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深切依恋。首句“积雨深秋快一晴”,以自然景象的变换隐喻人生的起落,表达了诗人对雨过天晴、心情转好的喜悦之情。
接着,“圣恩新领出都城”一句,点明了诗人因圣恩而离开京城,透露出一种被重用、受到朝廷器重的自豪感。然而,随后的“便亲子恳陈章疏,养志人多托弟兄”两句,又流露出诗人对于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和对亲情的依赖,表现出一种既渴望施展抱负又难以摆脱世俗束缚的心态。
“日薄西山催令伯,官行南国慰初平”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作夕阳西下,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紧迫感;同时,也借“催令伯”表达出官场中的压力与竞争。而“官行南国慰初平”则可能寓指诗人前往南方执行公务,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梨黄枣赤堪携酒,更续阳关第四声”两句,以秋天成熟的果实和饮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似乎在预示着诗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其中,“阳关第四声”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里可能寓意着离别时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转折点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刻体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九华实仙都,重岩蕴神宅。
弭棹倦惊涛,瞻云慰良觌。
远抗庐霍高,兀若星辰偪。
霜壑流晓丹,秋峦散遥碧。
远近生异容,天山共一色。
伊余慕肥遁,逢山惬幽寂。
徒眩耳目奇,未就烟霞息。
思欲禦泠风,曷由生羽翼。
玄关宁我扃,灵境冀孤历。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夹岸亭台,接天歌板,十四楼中乐太平。
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
携此卷,伴水天閒话,江海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