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声已悲秋,涧色犹藏春。
驾言东山游,缅彼千载人。
使君平阳意,客至但饮醇。
风松作鼓吹,迎送长江滨。
尔来乘桴翁,归路物色新。
高情寓箕颍,绝意登麒麟。三吴有负郭,?稏秋盈囷。
瘴茅喜欲脱,下泽还当巾。
缥缈九疑行,此生定知津。
故人傥见思,尺书凭素鳞。
滩声已悲秋,涧色犹藏春。
驾言东山游,缅彼千载人。
使君平阳意,客至但饮醇。
风松作鼓吹,迎送长江滨。
尔来乘桴翁,归路物色新。
高情寓箕颍,绝意登麒麟。三吴有负郭,?稏秋盈囷。
瘴茅喜欲脱,下泽还当巾。
缥缈九疑行,此生定知津。
故人傥见思,尺书凭素鳞。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次韵大人与藤守游东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藤守一同游览东山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滩声已悲秋,涧色犹藏春”以秋水的悲凉与春涧的生机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四季更替的细腻观察。接着,“驾言东山游,缅彼千载人”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探索古老之地的愿望,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相结合。
“使君平阳意,客至但饮醇”一句,借用了古代官府宴请宾客的场景,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欢乐氛围。“风松作鼓吹,迎送长江滨”描绘了风中松涛如乐章般演奏,为友人送行或迎接的场景增添了诗意。
“尔来乘桴翁,归路物色新”中的“乘桴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友人,表达了在归途中发现新奇景色的心情。“高情寓箕颍,绝意登麒麟”则赞美了友人高尚的情操和超凡脱俗的志向,希望他们能像箕山和颍水一样,远离尘嚣,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三吴有负郭,?稏秋盈囷。瘴茅喜欲脱,下泽还当巾”描述了丰收的景象和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富足和舒适环境的向往。“缥缈九疑行,此生定知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理想生活的决心和信心。“故人傥见思,尺书凭素鳞”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期待着通过书信传递这份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友情、志趣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一番雨、滴心儿醉。番番雨、便滴心儿碎。
雨滴声声,都装在、心儿里。心上雨,干甚些儿事。
今宵雨,声又起。自端阳、已变重阳味。
重阳尚许花将息,将睡也、者天气怎睡。
问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声声未已。流一汪儿水。
是一汪儿泪。
青琴弹月罢,雾香漠漠,风引到银屏。
麝尘留不住,细结秋心,一半付漂苓。
妆钿剪碎,傍画栏、啼露珠轻。
刚夜凉、碧窗如水,梦共小蟾醒。伶俜。
前身空托,上界曾攀。讶飘云无定。
凭检点、淮南幽怨,人老岩扃。
何因重见仙旗翠,又瑶园、催换新声。
金粉影,相怜愁鬓星星。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
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
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
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
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
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行云何处,却分明、依旧昨宵华月。
城上乌啼啼未晓,正好三更时节。
巷口烟深,窗间烛暗,乍见心先怯。
那能再与,殷勤深诉离别。
回忆往日来时,手中团扇,竟难教抛撇。
几曲银屏天样远,更有轻纱隔绝。
欲住无言,为愁含笑,此际心如结。
遥知去后,比前更觉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