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齐为秋水所溺歌》
《茅齐为秋水所溺歌》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古风

渴上数石怪且异,兽猛鬼奇森若侍。

意者天柱未折物,盘古破荒挺肩臂。

我见此石生狂疾,诛棘一以孔任弑。

吁嗟碧流何清寒,似有星月行于閟。

矮屋三间负人头,幽秘凿出天容瘁。

我好奇文持天锼,强取禹书犯天忌。

今来木客争相吊,凿兹奇山忌以积。

冰夷禺魖一时来,移大海水湛以鼻。

茅将书力与之敌,茅勇书愤相屃赑。

帝怒命以天吴助,曰磔不祥投之畀。

我书既馁茅既败,首行于礐肢则离。

嗟帝曷不戮民贼,忍使书骨为骼骴。

吾欲作书问天帝,何不械仓颉之兄弟而絷皇牺兮,勿制书契与文字。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创作,名为《茅齐为秋水所溺歌》。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茅齐在秋水泛滥时的遭遇,以及对文字、书籍命运的感慨。

诗的开头,通过“渴上数石怪且异”、“兽猛鬼奇森若侍”等描述,营造了一种神秘、奇异的氛围,仿佛天柱未折,盘古破荒,万物生长的原始景象。接着,“我见此石生狂疾”,诗人将自然界的石头拟人化,赋予其狂野之力,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破坏性。

“我好奇文持天锼,强取禹书犯天忌”表达了诗人对文字和书籍的热爱与执着,即使面对天规的限制也不愿放弃。然而,“今来木客争相吊,凿兹奇山忌以积”暗示了文字和书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可能面临的困境和威胁。

“冰夷禺魖一时来,移大海水湛以鼻”这一句使用了神话中的形象,如冰夷、禺魖等,来比喻那些试图毁灭或控制文字力量的邪恶势力。而“我书既馁茅既败,首行于礐肢则离”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字被破坏、失去生命力的哀叹。

最后,“吾欲作书问天帝,何不械仓颉之兄弟而絷皇牺兮,勿制书契与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天帝的质疑,希望天帝能制止那些破坏文字和书籍的行为,保护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字、书籍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知识与文化传承的忧虑和期待。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下第出京

客舍听鸡问去程,青青柳色唤愁生。

六街歌管尘随马,万井烟花树绕莺。

归日彩云空恋阙,谁家白璧重连城。

燕金结客知何在,且与沙鸥狎旧盟。

(0)

和友人首夏即事四首·其三

江南梅欲雨,陇上麦初秋。

蝶向残花恋,鱼吹嫩藻浮。

开尊清景玩,倚杖绿阴留。

细瀑穿林出,泠泠山更幽。

(0)

周氏蔽席庐

六合匪云远,吾庐亦自宽。

四时皆乐境,万象纵遐观。

架上充图史,床头有镆干。

席门多长者,孰与此中看。

(0)

后醒子二首·其二

世苦多岐路,君知梦觉关。

斲轮欣自悟,游刃得馀閒。

无欲观常妙,明心见所还。

指南端有赖,末学可晞颜。

(0)

姚巽卿见过遇雨而返辄有赠言答和二首·其二

乍得清秋雨,炎氛已自消。

诗成元寡和,兴尽转难招。

倒屣空延伫,虚堂倍寂寥。

公馀仍下榻,听尔一长谣。

(0)

答邓介繁二首·其一

多君乘兴日,愧我远游人。

道路皆羁旅,枌榆念结邻。

曲高弥和寡,交淡却情真。

鞭弭中原足,堪谁作后尘。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