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水南行,苍然云景清。
远山时在望,仙洞故知名。
枫叶凝秋色,藤花落晚晴。
西阳亭不见,惆怅翳榛荆。
斜日水南行,苍然云景清。
远山时在望,仙洞故知名。
枫叶凝秋色,藤花落晚晴。
西阳亭不见,惆怅翳榛荆。
这首明代诗人马治的《望颐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斜日水南行”,以夕阳西下,照在南方的水面,营造出一种悠长的行进感。接着,“苍然云景清”描绘了天空云彩的苍茫与清澈,渲染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远山时在望,仙洞故知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峦和知名仙洞的向往与记忆,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情。接下来,“枫叶凝秋色,藤花落晚晴”通过枫叶的深红和藤花的凋零,细腻地刻画了秋天的景色,寓含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一句“西阳亭不见,惆怅翳榛荆”,诗人遗憾未能见到期待中的西阳亭,只能在茂密的榛荆中感受到失落与惆怅。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淡淡的离愁。
胜地惜轻别,短筇成後游。
门呀一境异,木落四山秋。
野鸽翔深窦,蟠蛟擅古湫。
栈危萦峭壁,桥迥跨奔流。
白雨穿林至,腥风卷地浮。
真成起衰病,不但洗孤愁。
登陟知难再,吟哦为小留。
回头即万里,雪满戴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