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六茹登华·其一》
《和刘六茹登华·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天边双华郁嵯峨,万仞丹梯挂女萝。

太乙池中浮皎月,仙人掌上泻黄河。

心悲角里芝华少,泪洒宗周麦秀多。

席捲三秦非此日,留侯画策已蹉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联“天边双华郁嵯峨,万仞丹梯挂女萝”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华山的雄伟与险峻,双峰耸立,云雾缭绕,仿佛是通往仙境的万丈丹梯,挂满了女萝,充满了神秘与浪漫。

接着,“太乙池中浮皎月,仙人掌上泻黄河”两句,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太乙池中的月亮如镜般皎洁,仙人掌上似乎流淌着黄河之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赋予了华山超凡脱俗的意境。

“心悲角里芝华少,泪洒宗周麦秀多”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角里芝华,象征着古代文化的衰落;宗周麦秀,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哀伤。这两句通过对比,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文化的脆弱。

最后,“席捲三秦非此日,留侯画策已蹉跎”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席捲三秦,意指统一或征服,但并非在今日实现,暗示了时机的错失;留侯,即张良,以其智慧辅佐刘邦,但如今回想,似乎一切努力都已显得迟缓与无奈。这两句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也是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读亭林山人诗

河流天上来,月魄海中皎。

洪钟蓄奇响,大泽胎异宝。

神龙具全体,于诗露一爪。

旁皇成至文,喷薄吐元造。

万事有根干,孤心斡幽窈。

一身刀绳余,六合蓁莽扫。

纷纷削椠家,竞夺化工巧。

岂知大雅堂,厜㕒矗云表。

(0)

白燕

生成毛羽自光辉,泥垒栖身愿已违。

裁破素波刚试剪,舞残红雨不沾衣。

空梁月冷无人见,故国云深有梦归。

满眼春埃遮日起,琼楼虽好莫轻飞。

(0)

寄李寄亭丈·其二

角里先生读道经,终年习静旧岩扃。

天浮空翠水陂绿,门对寒光风嶂青。

蓬户独留求仲径,野人多识子云亭。

筦山萝薜遥相忆,春雨濛濛摇洞庭。

(0)

偕吴秋伊山人咏之登窑台作

万绿渺无际,村边与郭边。

山如名士画,秋是酒人天。

野径都环苇,斜阳尚咽蝉。

登临触乡思,一步一缠绵。

(0)

洗象行

大象嵯峨势若山,小象碨礌冈与峦。

清晨象奴骑象出,道傍观者墙堵环。

沧波蹴踏地摇荡,下泅上踊非一状。

象奴狎象如狎人,妇孺相对皆惆怅。

传有二象前明遗,黄牙脱落余苍皮。

此象驯良善驾辇,出与天子相追随,圣人首作百兽舞。

余象十数亦就抚,岁时颁赐天厩钱,统以仪使居以庑。

剥肤凿齿倩谁偷,遍体或恐成疮痍。

年年此日放洗浴,淋漓戏水奔犀虬。

有客因之三叹息,何限沧桑悲胜国。

豹房虎圈恣盘游,山河转眼烽烟黑。

当时闯逆呼象来,象怒不跪亦可哀。

即今二象铜驼似,荆棘曾看晋阙灰。

承平且莫多幽怨,请君观罢聊同饭。

我皇谒陵崇孝思,今秋减责驼群健。

(0)

忆长安旧游·其一

左掖门边垂柳枝,金河桥上影离离。

晚来风起千官散,正是宫莺欲下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