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和戎无策。别有英雄巾帼。雁雪满天寒。
背人看。博得君王长恨。那忍琵琶多怨。
省识画图容。鬓云松。
漫道和戎无策。别有英雄巾帼。雁雪满天寒。
背人看。博得君王长恨。那忍琵琶多怨。
省识画图容。鬓云松。
这首《昭君怨》以“明妃背立图”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复杂情感与抉择。诗中通过“雁雪满天寒”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肃杀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悲凉。"背人看"三字,不仅展现了人物的背影之美,更蕴含了她对过往与现实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命运无奈的挣扎。
“博得君王长恨”,一句直指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她因国事而远离故土,最终却未能赢得君王长久欢心的遗憾。这里的“长恨”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沉反思。
“那忍琵琶多怨”,琵琶是古代乐器,常与离愁别绪相关联。此句通过琵琶的多怨,进一步深化了昭君内心的情感波澜,暗示了她在异域他乡的孤独与哀伤,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省识画图容,鬓云松”两句,既是对昭君形象的描绘,也是对她内心状态的隐喻。画中的昭君,或许已不再刻意修饰,鬓发松散,这既是对外表的放松,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她面对命运时的坚韧与无奈。
真鼎真炉不无不有,惟正惟中。
向静里施工,定中斡运,寂然不动,应感潜通。
老蚌含珠,螟蛉咒子,个样真机妙莫穷。
只这是,若疑团打破,顿悟真空。采铅不离坤宫。
运符火、须当鼓巽风。
向北海波心,生擒白虎,南山火里,捉住青龙。
二物相投,三关一辏,炼出神丹满鼎红。
藏身处,且和光混俗,是谓玄同。
岁晚江空,雪飞风起,老境若为聊赖。
家人解事,准备深尊,旋遣夜窗寒解。
萍梗孤踪,幻影浮生,万里喜还闽海。
但囊中留得,诗篇烂写,水情山态。
真比似、一个冥鸿,南来北去,阅尽几重关塞。
名缰利锁,绊杀英雄,都付醉乡之外。
惟不能忘,一舸吴淞,鲈脍豉羹莼菜。
且今宵还我,冰壶天地,眼空尘界。
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
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
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
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
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
空留在、六桥疏柳,孤屿危亭。
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
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蜻蜓。
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
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