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济黄河应教诗》
《奉和济黄河应教诗》全文
南北朝 / 萧悫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大蕃连帝室,骖驾奉皇猷。

未明驱羽骑,凌晨方画舟。

津城度维锦,岸柳夹缇油。

钟声飏别岛,旗影照苍流。

早光生剑服,朝风起节楼。

滔滔细波动,裔裔轻舷浮。

回桡避近碛,放舳下前洲。

全疑上天汉,不异谒蓬丘。

望知云气合,听识水声秋。

从君何等乐,喜从神仙游。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随行奉和济黄河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大蕃连帝室,骖驾奉皇猷”,以宏大的视角展现黄河与帝王之室的紧密联系,彰显出皇家的威严与尊贵。接着,“未明驱羽骑,凌晨方画舟”描绘了清晨时分,军队与船只准备出发的场景,透露出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气息。

“津城度维锦,岸柳夹缇油”则将视线转向岸边,锦带般的城市与翠绿的柳树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河畔风光图。随后,“钟声飏别岛,旗影照苍流”通过钟声与旗帜的动态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行进中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旅程的遥远与壮观。

“早光生剑服,朝风起节楼”两句,以光线与风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旅程的开始与希望的升起,同时也寓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滔滔细波动,裔裔轻舷浮”则细腻地描绘了河水的流动与船只的轻盈,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回桡避近碛,放舳下前洲”描述了船只在航行中灵活应对,巧妙避开障碍物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全疑上天汉,不异谒蓬丘”则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美景的赞叹,将其比作天上银河与仙境蓬莱,极尽赞美之情。

最后,“望知云气合,听识水声秋”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黄河两岸的云雾缭绕与秋天的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从君何等乐,喜从神仙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无比喜悦与向往,仿佛能与神仙一同遨游,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济黄河时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旅程的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萧悫

萧悫
朝代:南北朝   籍贯:兰陵   生辰: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

萧悫(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诗咏。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齐。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为太子洗马。陈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悫曾于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颇为知音所赏。有集九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
猜你喜欢

宋任著作宰江宁溧水

讯察无冤善最闻,剸繁南邑遇盘根。

还将决狱平反意,去作临民抚字恩。

淮上月高生丽思,浦前春老醉离魂。

知君阴德终阳报,容驷何妨大里门。

(0)

扬州城南延宾亭

乱蝉咽咽柳霏霏,独上危亭俯落晖。

江外山从林下见,城中人向渡头归。

风烟远近思高遁,豺虎纵横难息机。

出处两乖空自挠,伤哉吾道欲何依。

(0)

大禹寺

鉴湖尽处众峰前,寺古萧疏水石间。

殿阁北垂连禹庙,松筠东去入稽山。

坐中岩鸟自上下,吟久溪云时往还。

我厌区区走名宦,未能来此一生闲。

(0)

寄鲁平

平也青云器,乡评推孝廉。

高怀焦尾澹,壮节湛卢铦。

与我偏心照,论交以道詹。

逸群容策蹇,美盼对无盐。

振楫期同济,提衡岂致嫌。

前年税征鞅,弥月憩衡苫。

环堵藜为榻,圭门席挂檐。

未曾忧四壁,聊与醉青帘。

且默何尝说,虽寒不附炎。

伏龙当自起,跃马要谁占。

舌在居贫乐,情亲茹蓼甜。

雅游伤遽散,流景顾将淹。

信断伤秋雁,愁多伴夜蟾。

不堪男女泪,北望一渐渐。

(0)

送弥陀实师访积庆西堂顺老

好去三摩地,相逢两会家。

禅心究实际,慧眼绝空花。

闻在东林日,常烹北苑茶。

愿将甘露味,馀润济河沙。

(0)

湖上独酌

尽日观鱼坐水边,悠然独酌望青山。

樽前解下渊明帢,起就东奚濯腻颜。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