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住东林周太尊缪西冷过宿》
《初住东林周太尊缪西冷过宿》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君不见日光西没月东出,大地晴阴是何物。

良辰美景无二三,风雨晦明常六七。

白雪多从脑后生,青山半向尘中失。

人生能得几多时,知己灯边频促膝。

我惯香山三十年,我住东林才半日。

半日閒人半日忙,送往迎来非一一。

黄昏客散掩荆扉,水亭月上风萧瑟。

周生缪生兴独高,出门畏与时流匹。

孤城吹角巷无人,自抱衾裯到蓬荜。

相逢大笑腐儒禅,解道非心亦非佛。

殷勤留客话深宵,手拨寒灰煨榾柮。

一更明月二更云,半夜雨声喧蟋蟀。

微云细雨眼前过,依旧孤光生白室。

底事明明举似君,净似琉璃黑如漆。

坐到天明捲幔看,君不见月光西没日东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东林寺共度夜晚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君不见日光西没月东出”,以日落月升的自然现象起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下来,“大地晴阴是何物”一句,引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思考。“良辰美景无二三,风雨晦明常六七”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常态的接受。

“白雪多从脑后生,青山半向尘中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人生能得几多时,知己灯边频促膝”则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和珍惜。

“我惯香山三十年,我住东林才半日”两句,通过对比自己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经历,突出了对当前环境的适应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半日闲人半日忙,送往迎来非一一”则反映了诗人对忙碌与悠闲生活的态度。

“黄昏客散掩荆扉,水亭月上风萧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氛围,为下文的对话和情感交流提供了背景。“周生缪生兴独高,出门畏与时流匹”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独特的默契和对世俗的避世态度。

“孤城吹角巷无人,自抱衾裯到蓬荜”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思。“相逢大笑腐儒禅,解道非心亦非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轻松幽默和对哲学问题的探讨。

“殷勤留客话深宵,手拨寒灰煨榾柮”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与客人深入交谈的情景。“一更明月二更云,半夜雨声喧蟋蟀”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夜晚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微云细雨眼前过,依旧孤光生白室”描绘了夜间的景色,强调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静。“底事明明举似君,净似琉璃黑如漆”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坐到天明捲幔看,君不见月光西没日东出”以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结束全诗,寓意着生命的循环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老衰畏寒晨起婢辈炽炭红焰满室身心俱泰喜而

严晨一炉火,爱重如兼金。
既已暖我躯,且复豫我心。
因思孟东野,曲身长苦吟。
何如贵公子,得意椒房深。

(0)

林和叔山园九咏·安坻

规创仙舟傍水涯,搜名揭榜号安坻。
于今措足如平地,无复风波十二时。

(0)

林和叔山园九咏·细香

翠茎绿荫散高冈,老气峥嵘耐雪霜。
不独清虚符有德,紫绷才脱便馨香。

(0)

林和叔山园九咏·霜余

龟壳浮游不问津,壶中日月自长春。
向来橘隐商山乐,今日中间添一人。

(0)

林和叔山园九咏·秀野

坡仙独乐赋新诗,秀野於公两得之。
山卉名花同一囿,调元妙手本无私。

(0)

刘晁之家园六咏·红云

海棠亭上号红云,晴日青天绛彩新。
疑是群仙朝玉阙,一时都戴紫霞巾。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