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黄长孺元夕韵》
《次黄长孺元夕韵》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流俗谁知运会元,逢场作戏逐时论。

梅花簪烛行呼野,竹叶装巾醉舞村。

幸是深山宽夜禁,苦无佳月破天昏。

鳌山盛事当年梦,老不禁寒早闭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chángyuányùn
sòng / chénzhù

liúshuízhīyùnhuìyuánféngchǎngzuòzhúshílùn

méihuāzānzhúxíngzhúzhuāngjīnzuìcūn

xìngshìshēnshānkuānjìnjiāyuètiānhūn

áoshānshèngshìdāngniánmènglǎojìnhánzǎomén

翻译
世俗之人哪知命运的转折,只随波逐流,逢场作戏,谈论时事。
梅花装饰的蜡烛在野外闪烁,手持竹叶编成的头巾,醉酒后在村庄中起舞狂欢。
幸好身处深山,夜晚的限制较宽,但遗憾的是没有明亮的月亮照亮昏暗的天空。
回忆起当年盛大的鳌山庆典,如今老去,身体不胜寒冷,早早地关门避寒。
注释
流俗:指世俗之人,普通大众。
运会元:命运的转折点。
逢场作戏:随大流,临时应付。
逐时论:谈论当下的时事。
梅花簪烛:用梅花装饰的蜡烛。
行呼野:在野外行走。
竹叶装巾:用竹叶编成的头巾。
醉舞村:喝醉后在村里跳舞。
深山宽夜禁:深山中的夜晚限制较少。
佳月破天昏:明亮的月亮驱散昏暗。
鳌山盛事:昔日盛大的庆典。
当年梦:过去的回忆。
不禁寒:身体抵御不住寒冷。
早闭门:早早关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风俗场景,以及诗人对往昔热闹时光的回忆。首句“流俗谁知运会元”暗示了普通民众对于节日习俗的理解和期待,而“逢场作戏逐时论”则形象地写出人们在元宵之夜尽情欢乐,热闹非凡的气氛。接下来,“梅花簪烛行呼野”描绘了人们手持梅花装饰的蜡烛,在野外游行的景象,充满乡土气息。“竹叶装巾醉舞村”则展示了村民们喝得微醺,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诗人感叹“幸是深山宽夜禁”,庆幸在偏远的山区,宵禁较宽,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节日。然而,“苦无佳月破天昏”又透露出一丝遗憾,因为没有明亮的月亮来照亮这欢乐的夜晚。最后,诗人以“鳌山盛事当年梦”表达了对昔日元宵盛会的怀念,而“老不禁寒早闭门”则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即使寒冷,也早早闭门,结束了这元夕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的民俗风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淡淡哀愁。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跋李伯时画李元通随虎图三首·其二

清樾寒潭土作宫,杨枝柏叶五年中。

论成永作将来眼,第一功归大小空。

(0)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其十

万叠山深颢气清,泬㵳天宇雁初横。

真机已契偏中正,世事聊将熟处生。

(0)

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其二

岘山峰顶五花堂,曾见迷津赖法航。

霅水江流同一滴,未妨作戏更随场。

(0)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其五

云巘回环出远青,千层万叠莫知名。

白茅峰独如黄宪,不见须臾鄙吝生。

(0)

次韵叔才见贻二首·其一

舟随风入乱山村,流水桃花似武陵。

叠颖丛条烦寄语,幸非逋客莫相憎。

(0)

次韵元述

漂泊身如不繫舟,芙蓉湖上懒回头。

干戈时幸逃新鬼,岩壑人能识故侯。

已觉功名真破甑,却惊岁月甚奔流。

仙庭五载空浮食,恩重丘山岂易酬。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