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韵哭叶运干》
《用韵哭叶运干》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兰薰玉腻掌中雏,霅净苕深镜里居。

忍向芳洲爱鹦鹉,便随清梦化扶胥。

病多正要人扶杖,年少翻令我哭渠。

江汉西风吹老眼,一襟寒泪苦无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ngyùnyùngān
sòng / xiàngānshì

lánxūnzhǎngzhōngchúzhàjìngtiáoshēnjìng

rěnxiàngfāngzhōuàiyīng便biànsuíqīngmènghuà

bìngduōzhèngyàorénzhàngniánshǎofānlìng

jiānghàn西fēngchuīlǎoyǎnjīnhánlèi

注释
兰薰:兰花的香气。
玉腻:如玉般细腻。
霅净:霅水清澈。
苕深:苕溪深处。
芳洲:美丽的洲渚。
鹦鹉:比喻女子。
扶胥:神话中的水神。
病多:病痛缠身。
翻令:反而让。
寒泪:悲凉的眼泪。
翻译
兰花的香气和玉般的细腻,都集中在她的小手中,如同生活在清澈的霅水和深深的苕溪边的镜子中。
她怎能忍受在美丽的洲渚上喜爱那鹦鹉,就这样随着清梦消逝,化作了扶胥神女。
病痛缠身的我需要有人扶持,年轻的她却让我感到悲伤,仿佛是我哭泣的对象。
江汉的西风吹得我眼神苍老,满心的寒泪几乎流尽,只剩下无尽的哀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悼念友人叶运干所作,以哀婉的韵律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首句“兰薰玉腻掌中雏”,形象地描绘了叶运干生前的风姿,如同兰花般芬芳,肌肤如玉质细腻,犹如掌中的小鸟般娇嫩。次句“霅净苕深镜里居”则暗示了他生活的洁净与雅致,如同霅水清澈,苕花深处的静谧。

然而,诗人感叹“忍向芳洲爱鹦鹉”,暗指友人已逝,不能再享受人间的欢乐,只能在梦中与他相伴。接着,“病多正要人扶杖,年少翻令我哭渠”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惋惜,本应由诗人扶持的病弱之身,却过早地离开了,让诗人痛心疾首。

最后两句“江汉西风吹老眼,一襟寒泪苦无馀”,通过江汉西风和寒泪,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西风催人老,而友人的离世使他的悲伤无以言表,泪水几乎流尽。整首诗情感真挚,哀而不伤,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熙宁中朝会三首·其三三举酒用《灵芝》

皇仁溥博,品物蕃滋。庆祥回复,秀发神芝。

灵华双举,连叶四施。披图按牒,永享纯禧。

(0)

建隆郊祀八首·其四奉俎用《丰安》

笙镛备乐,茧栗陈牲。乃迎芳俎,以荐高明。

(0)

山翁不识时宜甚,犹学渊明裹葛巾。

(0)

留汪子明

美人渺渺隔秋水,六年不见心茫茫。

麦昂黍低各自媚,鹤长凫短庸何伤。

荷锄未厌素业在,读书从来真味长。

是间偪仄不称意,待晴携酒登重冈。

(0)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其二解包

投装即虚馆,檐溜犹浪浪。

主人眼为青,炽薪燎衣裳。

(0)

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

刘先生,名肩吾,闽中词赋天下无。

当年战艺誇颜色,进士出身两回得。

卢公里人正在朝,相见相逢九官宅。

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丈夫事业在简册,要令姓字留耿光。

继闻郑君年最少,人物气象尤堂堂。

白鹿山南介公后,禽蛟两祭狮子王。

梦魂欲见无由据,侧荔芭蕉春复暮。

时移乃尔来霅间,因作广文求主簿。

顾予多病涩语言,面垢毛焦著麻布。

山中乞食城中归,徵诗送赠非所宜。

已闻之戍向昌化,此地人传多畏怕。

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

又闻山鬼吹灯夜,来向人家避官舍。

君持何术径往居此无百忧,便将天雷斧柄塞鬼穴。

巫山铁锁沈龙湫,祇足自乱不得休。

岂知从心致祷动幽隐,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

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

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