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年怀竹居,一真会后定何如。
若知真处元无事,连此真名亦破除。
八十六年怀竹居,一真会后定何如。
若知真处元无事,连此真名亦破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代简寄薛竹居》。诗中以“八十六年怀竹居”开篇,营造了一种深远悠长的意境,似乎在回顾与竹居的深厚情感与岁月的沉淀。接着,“一真会后定何如”,则引出对某种精神境界或聚会后的深思,暗示了对真理或道义的追求与反思。
“若知真处元无事”,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真理或本质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真理或事物的本质,并非复杂难解,而是简单而纯粹的。这不仅是对哲学问题的探讨,也暗含着对人生、道德、社会等多层面的思考。
最后,“连此真名亦破除”,则是对前文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它意味着连对真理的名称或概念的执着也要放下,强调了超越形式、直达本质的重要性。这种思想既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又展现了对更高层次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真理、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真我境界的向往。
翰林李谪仙,埋骨青山下。
平生爱此山,老去终不舍。
放逐鹓鹭行,追随鸡黍社。
文采今尚存,英风满松槚。
寥寥五百年,好尚世所寡。
韩子荆州后,为求袭良冶。
乃祖当时辈,异代同潇洒。
结堂山之阳,真趣非少假。
秀色来天外,远势包平野。
烟岚浮翠黛,揽之不容把。
徜徉盘谷游,屡请秣吾马。
时无谪仙人,登临谁赋者。
九原如可作,一奠招魂斝。
老恋穷年怯五更,可堪爆竹响新声。
但惊灯火如残梦,岂有心情敌后生。
饧竞胶牙空对白,酒期分岁独怜清。
赐袍应有天香在,想见明朝奉九成。
东坡在黄州,饮酒只饮湿。
我今又过之,酾浆如齑汁。
平生不喜酒,兴来且莫絷。
长虹偶尔放,因复投一吸。
入口舌欲脱,下咽虫争泣。
熇熇腹将裂,窣窣泪莫裛。
顽涎杂血唾,心悸如鼓集。
卓尔无一事,荆棘强自入。
主人固好饮,宿兴亦素缉。
如何似见毒,使我卧复立。
彷徨日欲落,稍宽困眼涩。
梦觉天未明,齿颊犹习习。
是邦居不非,奈此掩弗及。
昔闻禁酒国,今见毒酒邑。
作歌寄一笑,倦闷聊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