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老僧被破衣,独行镇日敞荆扉。
遥看扶杖从桥过,知是河东乞食归。
九十老僧被破衣,独行镇日敞荆扉。
遥看扶杖从桥过,知是河东乞食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九十高龄的老僧形象,他身着破衣,独自在山中行走,每日敞开柴门迎接自然与世人的来访。通过“遥看扶杖从桥过”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老僧的行动姿态,更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而“知是河东乞食归”一句,则巧妙地揭示了老僧虽身处深山,却依然与外界保持着某种联系,他的生活并非完全脱离尘世,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之相融。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诗中的老僧形象,既是作者理想人格的象征,也是对传统禅宗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束发举明经,卓斝有遐志。
三献始见收,橐笔承明地。
坟典恣穷讨,曾靡簿书累。
况遘明盛时,芳轨俨然示。
运甓因惜阴,循墙恐或坠。
寂莫葆素心,沈冥晰真义。
雏雀宁高翔,乘风聊展翅。
章服亦云荣,组脩非其至。
三复先民言,毋令衾影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