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盘石坐,江回汎晶荣。
集有通蛮舶,邮无驻节亭。
树团龙骨怪,竹磔猬毛腥。
残岁浑如夏,虫飞两岸青。
晚风盘石坐,江回汎晶荣。
集有通蛮舶,邮无驻节亭。
树团龙骨怪,竹磔猬毛腥。
残岁浑如夏,虫飞两岸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驮汨驿登高远眺时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句“晚风盘石坐”,以“盘石”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然的氛围。接着,“江回汎晶荣”,则将视线转向江面,江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泛起晶莹的光芒,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景图。
“集有通蛮舶,邮无驻节亭。”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驿站的繁忙与宁静。驿站周围停泊着来往的船只,显示出交通的便利和贸易的繁荣;然而,驿站本身却未设驻节亭,可能是因为此处并非重要的交通枢纽,或是为了节省资源,这反映了古代驿站选址和功能的多样性。
“树团龙骨怪,竹磔猬毛腥。”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树木形态奇特,仿佛是龙骨一般,竹子则长出了如同刺猬毛般的尖刺,透露出一种原始野性的美。同时,这里也暗示了环境的偏远和荒凉。
“残岁浑如夏,虫飞两岸青。”最后两句,作者将时间概念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象中。尽管是年末,但两岸的景色却如同夏日般生机勃勃,昆虫在空中飞舞,一片绿意盎然。这种反季节的描述,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生命力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人文的深刻思考,是一幅融合了自然美、人文美和历史美的画卷。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
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
仿佛影坚路,摧残广胁山盈。
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
声华日以远,自恨生何晚。
既伤火宅眩中门,还嗟宝渚迷长坂。
步陟平郊望,心游七海上。
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
唯有能仁独圆悟,廓尘静浪开玄路。
创逢肌命弃身城,更为求人崩意树。
持囊毕契戒珠净,被甲要心忍衣固。
三祇不倦陵二车,一足忘劳超九数。
定潋江清沐久结,智剑霜凝斩新雾。
无边大劫无不修,六时愍生遵六度。
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灭归常住。
鹤林权唱演功周,圣德佳音传余响。
龙宫秘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处仰。
流教在兹辰,传芳代有人。
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
入万死,求一生。
投针偶穴非同喻,束马悬车岂等程。
不徇今身乐,无祈后代荣。
誓舍危躯追胜义,咸希毕契传灯情。
劳歌勿复陈,延眺且周巡。
东睇女峦留二迹,西驰鹿苑去三轮。
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岭穴犹存。
五峰秀,百池分。
粲粲鲜花明四曜,辉辉道树镜三春。
扬锡指山阿,携步上祇陀。
既睹如来叠衣石,复观天授迸余峨。
伫灵镇梵岳,凝思遍生河。
金花逸掌仪前奉,芳盖陵虚殿后过。
旋绕经行砌,目想如神契。
回斯少福涧生津,共会龙华舍尘翳。
《杂言(一作义净诗)》【唐·慧净】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仿佛影坚路,摧残广胁山盈。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声华日以远,自恨生何晚。既伤火宅眩中门,还嗟宝渚迷长坂。步陟平郊望,心游七海上。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唯有能仁独圆悟,廓尘静浪开玄路。创逢肌命弃身城,更为求人崩意树。持囊毕契戒珠净,被甲要心忍衣固。三祇不倦陵二车,一足忘劳超九数。定潋江清沐久结,智剑霜凝斩新雾。无边大劫无不修,六时愍生遵六度。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灭归常住。鹤林权唱演功周,圣德佳音传余响。龙宫秘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处仰。流教在兹辰,传芳代有人。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入万死,求一生。投针偶穴非同喻,束马悬车岂等程。不徇今身乐,无祈后代荣。誓舍危躯追胜义,咸希毕契传灯情。劳歌勿复陈,延眺且周巡。东睇女峦留二迹,西驰鹿苑去三轮。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岭穴犹存。五峰秀,百池分。粲粲鲜花明四曜,辉辉道树镜三春。扬锡指山阿,携步上祇陀。既睹如来叠衣石,复观天授迸余峨。伫灵镇梵岳,凝思遍生河。金花逸掌仪前奉,芳盖陵虚殿后过。旋绕经行砌,目想如神契。回斯少福涧生津,共会龙华舍尘翳。
https://shici.929r.com/shici/IXLm7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