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叔崇清明后四绝·其四》
《和叔崇清明后四绝·其四》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缓步微吟竹一枝,情怀不比少年时。

少年春思无归宿,却是如今老会嬉。

(0)
翻译
悠闲地漫步,轻声吟唱着竹子的诗篇,
心境已不如年少时那般热烈和满怀憧憬。
注释
缓步:悠闲地行走。
微吟:轻声吟唱。
竹一枝:一根竹子,可能象征清高或坚韧。
情怀:心情,情感。
少年时:年轻的时候。
春思:春天的思绪,指对爱情或理想的向往。
无归宿:没有确定的目标或对象。
老会嬉:现在却懂得了享受生活,轻松玩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开篇“缓步微吟竹一枝”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悠闲地漫步,轻声吟诵着手中的竹枝,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情怀不比少年时”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中个人感情变化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现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在状态的认同。这是成熟后的淡然,也是对生命不同阶段的深刻理解。

“少年春思无归宿”一句则描绘出年轻时那份无法安放的心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青年人在这时往往会有很多躁动的情感和不定向的梦想,缺乏方向和归宿。

最后,“却是如今老会嬉”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待生命态度的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那些曾经无法理解和把握的人生意义,现在似乎已经能够以一种更加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面对。这是一种智慧的积累,也是岁月给予的平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时与老年时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同阶段深刻的感悟。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时间流转中个人情感世界的微妙变化。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游西山寺和杨状元谪仙韵

远水浮烟入戍楼,孤城砧杵动高秋。

暂抛尘鞅情偏适,才上云岩境便幽。

野寺晡馀钟报饭,山阳风外笛归牛。

儿童应笑痴顽守,尽放名峰脚步头。

(0)

和天池余佥宪赠别韵

燕城风雨夜篝灯,青锁勋猷重继承。

公自才华誇迥出,我徒顽钝愧无能。

歌翻垂柳连岐陌,望渺孤峦隔远层。

何许罗浮还订约,芰荷衣缉绿云凝。

(0)

陪湛甘泉游白云

振衣扶杖蹑高峰,四望群山尽仰宗。

深树日晴多鸟语,古潭云暖有归龙。

林泉胜概今全得,城市心情觉尽空。

回首羊城天咫尺,丹楼碧阁晚烟濛。

(0)

院中同龙湖少湖二学士赏红莲·其四

我为寻花到玉堂,谁曾起草入明光。

碧筒正拟沾尧酒,藻火还堪补舜裳。

七十紫鸳浮水殿,三千珠翠簇天香。

琴尊对尔不知去,松壑萧萧生夜凉。

(0)

嬉春曲四首·其四

天边璧月悬清光,照见陌头游冶郎。

缥玉香浓酌鹦鹉,郁金样窄裁鸳鸯。

零露团团湿蔓草,谷风习习吹柔桑。

临岐相见瞥然去,一夜心随云汉长。

(0)

再次前韵答周孟锡州守

盘谷回环紫翠深,喜攀诸老此登临。

三城日转寻芳径,万井风连击壤音。

倾倒渌尊犹北海,捧持佳句是南金。

春来野兴同沂水,莫厌频来共洗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