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安八咏录五·其三虾子禅》
《静安八咏录五·其三虾子禅》全文
元 / 唐奎   形式: 古风

谁云俨师示化所,馀香未绝天花雨。

痴禅狡狯悉共知,嚼碎红须化龙舞。

痴禅化去虾亦存,至今法门无尽灯。

风雨几度惊山灵,庭前柏树犹青青。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唐奎的《静安八咏录五(其三)虾子禅》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中以“虾子禅”为题,巧妙地将禅学与自然界中的小生物——虾子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

首句“谁云俨师示化所,馀香未绝天花雨”,以疑问的语气引出话题,仿佛在询问世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神秘的化境,而这种化境并未完全消失,依然以余香和天花的形式在人间飘散。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余香和天花分别代表了精神的延续和启示,暗示着禅学的智慧和教义仍在人间流传。

接着,“痴禅狡狯悉共知,嚼碎红须化龙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禅学的深邃与奇妙。痴禅,即痴心于禅,不为外物所动;狡狯,则是机智灵活,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诗人通过“嚼碎红须化龙舞”的形象比喻,展现了禅者在修行过程中,通过内心的转化,最终达到超越世俗、化身为龙的境界。这里的“红须”可能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执着或烦恼,而“化龙舞”则是对修行成功后的自由与解脱的生动描绘。

“痴禅化去虾亦存,至今法门无尽灯”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痴禅虽已离去,但虾子(作为虾子禅的象征)却依然存在,这表明禅学的智慧和教义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后来者前行。这里的“法门无尽灯”寓意着禅学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它都能照亮人们的心灵之路。

最后,“风雨几度惊山灵,庭前柏树犹青青”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禅学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呼应,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学持久生命力的赞美。风雨的侵袭并未能改变山灵的宁静,正如禅学的智慧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熠熠生辉;而庭前的柏树依旧青翠,象征着禅学的教义如同生命之树,生生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虾子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禅学的深邃与智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永恒真理的追求与赞美。

作者介绍

唐奎
朝代:元   籍贯:晋阳

奎字文昌,晋阳人。
猜你喜欢

代茅止生悼亡姬三首·其一

深阁鸟鸣人到稀,柳风吹绿上帘衣。

香魂化作彩霞缕,时绕华阳洞口飞。

(0)

壬午除夕四首·其一

半月之前已立春,春光犹自隔河津。

漫言今夜须牢守,放着年光已七旬。

(0)

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其二晋

一从荆棘叹铜驼,五马为龙世所歌。

晋室山河遗略尽,雒中人物过江多。

杨花寂寂新宫出,燕子依依旧宅过。

欲向登临感陈迹,至今天阙尚嵯峨。

(0)

寄林茂之

与君期入蜀,珍重尺书回。

只索诗篇寄,不同朋友来。

益州香米熟,官舍菊花开。

敌却巴中路,猿声一段哀。

(0)

送汪明府擢水部北上

长安谁与说江湖,市上今无旧酒徒。

祇是同曹茅水部,问侬曾见令君无?

(0)

归来吟

只成无喜亦无憎,随处看山倚瘦藤。

烟雨楼台浑在寺,水蔬家世半皈僧。

一闲可敌三公贵,只眼真传六祖灯。

漫道秋江鱼事美,月明空坐板桥罾。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