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出玉门,簜节照绝域。
使指未分明,奇祸谁能测。
剑钝割不深,一朝来海北。
霜风入氍毹,冰雪冻服匿。
老羝石女儿,岁久无出息。
遣来小居次,无何乳通国。
古人凛垂戒,男女及饮食。
多少英雄人,此心灭不得。
万里十九年,费尽一生力。
归来麒麟中,愁绝远山色。
中郎出玉门,簜节照绝域。
使指未分明,奇祸谁能测。
剑钝割不深,一朝来海北。
霜风入氍毹,冰雪冻服匿。
老羝石女儿,岁久无出息。
遣来小居次,无何乳通国。
古人凛垂戒,男女及饮食。
多少英雄人,此心灭不得。
万里十九年,费尽一生力。
归来麒麟中,愁绝远山色。
这首诗《咏史·苏武》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方一夔所作,通过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与毅力。
诗中开篇“中郎出玉门,簜节照绝域”,以“中郎”代指苏武,形象地描绘了他出使西域的情景,表现了其使命的崇高与环境的险恶。“使指未分明,奇祸谁能测”,则揭示了出使过程中未知的风险与挑战,体现了苏武面对困难时的谨慎与警惕。
接着,“剑钝割不深,一朝来海北”,通过比喻的手法,暗示了苏武在困境中的坚持与不屈,即使面对看似无法克服的困难,也能够坚韧不拔地前行。“霜风入氍毹,冰雪冻服匿”,进一步描绘了苏武所处环境的严酷,强调了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挑战。
“老羝石女儿,岁久无出息”,通过动物的比喻,象征苏武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其坚守信念的决心。“遣来小居次,无何乳通国”,则展现了苏武最终通过智慧与毅力,不仅保全了自己,还对当地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人凛垂戒,男女及饮食”,提醒后人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尤其是关于性别与饮食方面的道德规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多少英雄人,此心灭不得”,表达了对苏武精神的敬仰,认为其忠诚与坚韧之心永不磨灭。
最后,“万里十九年,费尽一生力”,总结了苏武出使西域长达十九年的艰辛历程,强调了其付出的巨大努力。“归来麒麟中,愁绝远山色”,既是对苏武归来的描写,也是对其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表现了其历经磨难后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苏武的英勇与智慧,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