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
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
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
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
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
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
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
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
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
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
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
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
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
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
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此诗描绘了江南三月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表达了春天来临的季节特征,而"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春光的珍视与对柳絮、花朵的热烈追求。"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透露出诗人在宴饮中沉醉,以避免听到清晨的五更(黎明时分)钟声,从而继续享受春日之乐。
接下来的"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反映了诗人因为能够尽情享受春天而感到快乐,但同时也因此被那些不理解其心境的人所恼怒。"只道春风不改,年年来岁去,柳密花浓"则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叹和对其永恒的憧憬。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受到自身的衰老和变化,如"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所述。最后的"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则是诗人对春天依然多情,却也充满了无奈与哀愁,因为春天终将离去,而自己无法阻止这自然界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情感与时光流逝之间的深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