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开净域,闻自道林兴。
山水清佳处,由来半属僧。
楞伽开净域,闻自道林兴。
山水清佳处,由来半属僧。
此诗《支硎山十二咏(其一)楞伽院》由明代诗人谢晋所作。诗中描绘了楞伽院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僧侣生活的情境。
首句“楞伽开净域”,以“楞伽”点出地点,暗示此处为清净之所,开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净域”二字,既指楞伽院本身,也暗喻了僧侣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接下来,“闻自道林兴”一句,通过听闻的方式,强调了楞伽院的兴起与道林(可能指僧侣或寺庙)的密切关联,进一步渲染了这个地方的宗教色彩和历史底蕴。
“山水清佳处,由来半属僧。”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直接描绘了楞伽院周边环境的优美与僧侣生活的和谐。这里的“山水清佳”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也隐含着对僧侣们在如此环境中修行、生活的赞美。最后一句“由来半属僧”,则以一种肯定的语气强调了僧侣与自然、与这片土地之间深厚而独特的联系,暗示了楞伽院及其周围环境对于僧侣修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楞伽院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以及僧侣们在这样环境中追求精神净化的生活状态。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泥浊可撬,水深难溯。
萑苇之藋,不可以杭。芙蓉之秀,不可以裳。
孤蓬离根,随风飘举。我心悠悠,念子无所。
岩居野处,独行何施。夜衣锦绣,谁则知之。
张宁设罿,彼兽何辜。死为烈士,生为懦夫。
有虎唬哮,伏于山阿。袒裼以搏,其如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