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
《高阳台》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灯市星阑,桥浜雪老,伤春倦赋登临。

旧燕重逢,十年犹自巢林。

渡江柳眼青如许,见故人、江上愁心。

感前尘,珠箔寒飘,镜缕颓侵。

东风又绿离忧草,记捐芳楚佩,题泪吴襟。

梦冷铜驼,可怜人事俱沉。

五湖未了扁舟兴,怕乱愁、还比花深。

掩园扉,行药归来,一枕春阴。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景象,融入了词人的深深感慨。词的开篇以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和雪后的桥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词人因伤春而倦怠,选择登高远眺。

"旧燕重逢,十年犹自巢林",通过燕子的归来,暗示时光流转,词人对十年前的旧事仍记忆犹新。接下来,词人借江边柳树的新绿,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自身的愁绪。“珠箔寒飘,镜缕颓侵”则进一步刻画了词人心境的凄凉,暗示岁月无情,青春不再。

下片转而写到春天的东风吹绿了离别之草,引发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失落的情感。"梦冷铜驼",铜驼象征着繁华的过去,而梦冷则表达词人对往昔荣华的追忆与现实的落差。"五湖未了扁舟兴",词人流露出归隐江湖的愿望,但又担心纷乱的世事会带来更深的愁苦,甚至超过花的凋零。

结尾处,词人关闭园门,独自漫步,内心充满春日的阴郁情绪,将个人的哀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意境。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在春天景色中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次韵郡守胡公阅城登姑苏台

六门车马簇飞埃,小垒依稀说旧台。

暇日暂迂羊傅驾,他年便是岘山隈。

勾吴于越千秋梦,范蠡西施一种才。

麋鹿绮罗都不见,紫烟终古锁荒苔。

(0)

赠邓驾部

十载襟期利断金,高山无固海无深。

忽看凤阙城中会,还似鸡窗梦里寻。

袖底电飞雷焕剑,壁间泉响伯牙琴。

休论鉴物知音事,识取悠悠太古心。

(0)

咏床头剑

三尺青萍百鍊锋,流年三十未开封。

藜床且作书生枕,只恐中宵跃卧龙。

(0)

怀知诗·其十七陆冢宰

陆缔于我,好也奕世。中丞汪汪,视实兄弟。

翔泳殊能,逵磐别致。川梁无接,櫑镡遥契。

南都于遘,日以文会。勖哉进修,驩然游艺。

鸥鹭先盟,江湖结气。公绩平寇,尚克铭纪。

首聚须臾,夙约载厉。迨登掌武,爰均四海。

迹用地隔,礼有嫌废。穹渊契阔,恍若越世。

恩谴公被,不才余弃。聚散忽再,幽明永异。

终则群疑,始亦何讳。丹诚寸积,悠悠两在。

天吴昼掠,鳌波夕沸。芒芒大壑,魂兮何寄。

(0)

述行言情诗·其三十七

素无经世怀,学仕本先训。

终然拙枘凿,株木臀久困。

浑玄当有期,或合阮君遁。

元龟幸垂兆,长往乃无闷。

(0)

予既祀华山将之蓝田之温泉复取道骊山从者告予曰此焚书坑也予叹虐政之狂奸斯之恶为之弹指者久之于乎始皇其坑儒耶儒其坑始皇耶后人必有能辩之者虽然六经之道炳如日星而阿房之宫骊山之墓盖已付楚人之一炬牧竖之遗烬矣太息之不足因作长歌以哀之

我来刮目骊山下,为爱骊山一驻马。

从臣指我焚书坑,不觉风前清泪洒。

却忆当年秦始皇,鱼肉六国真豺狼。

奸斯阿附助凶燄,困敝黔首如牛羊。

虐政翻嫌人腹议,偶语诗书者弃市。

秦人乃以死为安,争敢编青作私史。

六经诸子尽输官,章缝无复儒衣冠。

万卷千编归一炬,守尉谁敢留馀残。

讵识诗书如日月,日月遭秦真暂蚀。

孔壁还藏科斗文,至今日月同无息。

祖龙死去楚人来,秦宫三月飞烟埃。

空有骊山山下墓,珠襦玉匣俱成灰。

远恨狂秦还一笑,驱车又上蓝田道。

斜阳荆棘满荒陵,行人惟吊旌儒庙。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