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崔石师四首·其一》
《悼崔石师四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独坐山房意黯然,濛濛秋雨瘴南天。

海门浪涌分淇水,水上人家空可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坐山房时内心的哀伤与对自然景象的感慨。

首句“独坐山房意黯然”,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绪,山房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濛濛秋雨瘴南天”一句,以“濛濛秋雨”和“瘴南天”两个意象,不仅渲染了阴冷潮湿的天气,也暗示了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忧郁情绪。

接下来,“海门浪涌分淇水”一句,将视线从山房拉向远方,海门的波涛汹涌与淇水的分界线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力量,也隐含着诗人对生命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水上人家空可怜”,将视角收回到近处,聚焦于水上人家的境遇,通过“空可怜”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生活在水上的居民命运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雨后奉忆家兄

小雪还逢雨,晴窗渐觉寒。

南来风土异,北寄雁鱼难。

晚稻垂霜穗,残荷捧露盘。

塞门今夜月,禁冷立危栏。

(0)

寄家书·其一

千里迢迢尺素书,几回修得寄双鱼。

大江南去休迟暮,白发严亲久倚闾。

(0)

湖上暮归·其一

朗月微明敛夕霏,水禽将宿未惊飞。

画船去后笙歌歇,贪看湖光缓缓归。

(0)

为杨显祖题画送尹别驾实大之嘉兴

澄江夜来秋水生,画船击鼓喧朝晴。

百壶欲尽千峰午,壮怀秋色两峥嵘。

相门旧压逢原里,至今书屋临江水。

千载香名满缙绅,读书有用真能子。

归来遍扫松楸阴,饭尝新稻羹香蕈。

故园风物岂不美,简书王事悲人心。

故人自昔深相慕,别意殷勤托毫素。

楚水吴山路几千,渚蘋岸蓼花无数。

东南名郡数嘉禾,城郭光涵震泽波。

官好常陪五马贵,政通应得万人和。

浮云富贵终何有,汗简功名浑不朽。

赠乏千金谩一言,论心何日重携手。

(0)

梁州序.守溪明年亦七十中秋后二日其初度也仍用前调一阕寄寿

中秋前夕,今辰初度,万里清光快睹。

香生丛桂,广寒真境清虚。

但见斗牛相映,奎璧联辉,元是文章府。

洞庭深处,好胜蓬壶。

青雀西来蚤寄书,王母降,玉娥舞。

笑鹤南飞吾来暮,遥祝赞,寿彭祖。

(0)

出嘉峪关作

健儿佩弓刀,骏马施鞍勒。

问君将何之,遥遥温宿国。

皇威轶汉唐,郡县分绝域。

开济谅非才,劳役宁敢恤。

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

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

悲风浩浩来,瘦日荒荒出。

登车一顾盼,凄然天地色。

亲朋道旁揖,去去语言塞。

有泪忍不流,百病搅胸臆。

咄哉丈夫雄,作此久凄恻。

区区万里怀,未许陈班识。

干戈惊吾民,相与事休息。

下服诸戎心,上扬群圣德。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