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岩壑阅千春,留与先生托隐沦。
生死桐乡爱贤尹,悲欢汐社老遗民。
深山耕凿居成聚,浊世纲常系此身。
未敢争墩曾表墓,小斋望古对泉绅。
南溪岩壑阅千春,留与先生托隐沦。
生死桐乡爱贤尹,悲欢汐社老遗民。
深山耕凿居成聚,浊世纲常系此身。
未敢争墩曾表墓,小斋望古对泉绅。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题元潮州总管王用文翰遗像》。诗人通过对王用文翰遗像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生活选择的感慨。"南溪岩壑阅千春"暗示了王用文的高尚品格历经岁月沉淀,"留与先生托隐沦"表达了对他隐逸生活的敬重。接下来,诗人提到"生死桐乡爱贤尹",赞扬了他对贤能之人的敬爱,以及"悲欢汐社老遗民",体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身为遗民的沧桑感。
"深山耕凿居成聚"描绘了他在偏远山区的简朴生活,而"浊世纲常系此身"则揭示了他坚守道德原则的决心。最后,"未敢争墩曾表墓"表达了诗人对王用文身后名节的尊重,"小斋望古对泉绅"则以景结情,寓含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用文的人格魅力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
桃源城头万木秋,桃源渡口黄河流。
黄河一去不复返,天风万里吹古愁。
荒郊莽荡走狐兔,石栋曲屈盘龙虬。
天下英雄曹与刘,虎臣矫矫何所谋。
中原未复壮士去,至今精灵耿耿光神州。
千秋桃花不复发,卧龙何处声啾啾。
秦人到此不须住,野磷夜夜吹枯树。
天风吹落九塞寒,使者高标切云冠。
夜半骑马如跨龙,白玉之鞭黄金鞍,马首明珠声珊珊。
赤髯绿眼光走电,提戈百万俱材官。
忽然紫气逼长安,闻君已到使君滩。
望而不见空长叹,朝趍碣石暮邯郸。
何当白日生羽翰,寻尔直上青云端。
云中吹箫弄紫鸾,仙人授我金液丹。
洗之天河吹波澜,波澜一洗天河干。
支机之石日夜残,纵有女娲不得完。
手持明月如弄丸,下照人间千琅玕。
人间天上长交欢,永无离别摧心肝。
君不见双剑精露千万丈,至今人向斗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