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开函闭管年丰,白傅能方夏禹功。
湖石记埋泥藓里,斗门字蚀水花中。
犁平阡陌犹春雨,船载笙歌自晚风。
遍倚暮阑怀古往,月明无奈瀑声空。
函开函闭管年丰,白傅能方夏禹功。
湖石记埋泥藓里,斗门字蚀水花中。
犁平阡陌犹春雨,船载笙歌自晚风。
遍倚暮阑怀古往,月明无奈瀑声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石函桥》,通过对石函桥的描绘,展现了其历史的沧桑与自然景观的韵味。首句"函开函闭管年丰"寓言桥的开合象征着岁月更迭和丰年的到来,暗含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白傅能方夏禹功"将石函桥比作大禹治水的功绩,赞美其坚固与历史价值。
接下来两句"湖石记埋泥藓里,斗门字蚀水花中"细致描绘了桥身上的石刻经风雨侵蚀后的痕迹,展现出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犁平阡陌犹春雨"以春雨比喻犁过的田地,形象地写出了桥下流水对周边环境的滋养,也暗示了桥的实用性和生命力。
尾联"船载笙歌自晚风,遍倚暮阑怀古往"描绘了夜晚乘船过桥时的欢乐场景,以及诗人凭栏远眺,怀古思今的感慨。最后一句"月明无奈瀑声空"以空寂的瀑布声衬托出月夜的静谧,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长河的孤独与无尽思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石函桥的历史价值,又描绘了其周围的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