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州十首·其四》
《荆州十首·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0)
注释
朱槛:红色的栏杆。
高王:指代统治者或帝王。
沙:沙漠。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烟火。
三巴:古代地区名,泛指今四川、重庆一带。
战骨:战争中牺牲者的遗骨。
秋草:秋季的草丛,象征荒凉和衰败。
危楼:高楼,形容建筑物高大而险峻。
断霞:夕阳的余晖,暗示傍晚时分。
百年豪杰:历经百年的英雄人物。
扰扰:纷乱的样子。
鱼虾:比喻弱小无能的人。
翻译
在城东的朱红栏杆处,高高的王宫眺望着沙漠。
这里的江山并非只属于一个国家,边疆的烽火让人担忧三巴之地的战事。
战场上的累累白骨融入秋草之中,高楼耸立在残阳映照下。
历经百年的英雄豪杰都已消逝,如今这里只剩下纷乱的鱼虾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名为《荆州十首(其四)》。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战争惨状描写的五言绝句。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高王在朱槛城东角所处之地远眺长江沙岸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过往英雄豪杰事迹的怀念。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这里则是指战乱频仍,国土被分割,烽烟四起,连绵不断,直至三峡之地(即今天的长江三峡),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对国家分裂的忧虑。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这两句描写了战争留下的遗迹:战死者的白骨随着季节的变换被杂草所覆盖,而城楼则因战争而破败,倚靠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分外凄凉。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只留下平凡生灵如同水中的鱼虾一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不再的无奈与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战争的描述,以及对英雄不再的抒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战略眼光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秋日寄乡中亲爱

秋气惨以慄,凉露日凄其。

感时忆亲爱,恻怆增遐思。

迢递隔山泽,悠悠各天涯。

念昔为舅甥,于今成路岐。

逝者间存殁,生者伤违离。

奈何绸缪意,中道失所期。

复兹邈千里,会合知几时。

抚事但心折,怀旧空神驰。

愿言垂暮景,黄发臻期颐。

(0)

题许侍郎所藏许由弃瓢图

耳边方厌一瓢声,心外宁贪万乘荣。

可羡后来嘉遁客,谩欺林壑盗虚名。

(0)

挽少师姚公广孝三首·其三

昔年奉命赈东吴,怀抱相亲过友于。

月下诗成频属和,花前酒尽更令沽。

剑池访古肩舆并,笠泽寻幽画舫俱。

回首旧游今已矣,忆公空有泪如珠。

(0)

宣德己酉夏四月二十四日早朝应制二首·其一

月色朣朣玉漏停,九天阊阖悉开扃。

云扶六驭来黄道,花覆千官列紫庭。

清跸乍鸣诸殿肃,衮衣端拱万方宁。

小臣何幸承殊渥,簪绂优游及暮龄。

(0)

忆别四首·其一

忆别金陵日,高堂晓拜辞。

谆谆垂训语,切切问归期。

缩地嗟无术,看云谩赋诗。

聊凭问安字,远慰倚闾思。

(0)

送按察使章聪之广西

象笏朱衣獬豸冠,除书荣捧别金銮。

九秋雕鹗凌空举,五岭风霜动地寒。

才大已为明主重,政行当得远人欢。

还持岁晚松筠操,留取高名异日看。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