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周朝议至乐堂·其二》
《寄周朝议至乐堂·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世味中人醉不醒,公归正似解人酲。

归云意思闲方见,瘦鹤精神老更清。

但与尧民时击壤,何须秦女会吹笙。

渊明已有归来赋,沮溺应容作耦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官场世俗的厌倦。诗人以“世味中人醉不醒”开篇,形象地表达了世人沉醉于尘世功利之中,难以自拔的状态。接着,“公归正似解人酲”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归隐比作解除酒醉,暗示了归隐生活对于摆脱世俗束缚、恢复心灵平静的重要性。

“归云意思闲方见,瘦鹤精神老更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归隐后的宁静与自由。归云象征着随风飘逸、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瘦鹤则代表了历经岁月洗礼后,依然保持高洁、清雅的精神风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但与尧民时击壤,何须秦女会吹笙”中,“击壤”源自《庄子》中的典故,象征着百姓在太平盛世下的简单快乐生活;“秦女会吹笙”则暗指秦始皇时期的奢华与繁复。这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真实生活的推崇,以及对奢华、虚浮生活的反感。

最后,“渊明已有归来赋,沮溺应容作耦耕”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荷蓧丈人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归隐生活的意义与价值。陶渊明的归隐不仅是对官场的逃避,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实现;而荷蓧丈人则是与隐士相伴,共同耕作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平等社会关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深邃的人生哲学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别诸周二首·其二

陇云知我欲船开,飞过江东还复回。

不似周颙趋阙去,山灵应许却归来。

(0)

虞美人·其三

飞琼晓压梅枝重。酒面羊羔冻。谁将缟带逐车翻。

明月秦楼昨夜、不胜寒。何须卷起重帘幕。

愁怕春罗薄。玉杯持劝醉厌厌。

无奈有人笼袖、出香尖。

(0)

朝中措·其五

秋山横截半湖光。湖渚橘枝黄。

纨扇罢摇蟾影,练衣已怯风凉。

插红裂蟹,银丝鲙鲫,莫负传觞。

醉里乾坤广大,人间宠辱兼忘。

(0)

金刀劈破紫穰瓢,撒下丹砂数白粒。

(0)

感事六言八首·其五

早岁已归南陌,暮年常在东篱。

短衣幸能掩胫,长剑何须拄颐。

(0)

六言杂兴九首·其七

瘦马羸僮道路,清泉白石山林。

常得有衣换酒,不愁无法烧金。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