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邹黄州彦吉迁闽学宪彦吉之先为宋忠公浩其外大王父则魏恭简公尝视两省学政者也》
《赠邹黄州彦吉迁闽学宪彦吉之先为宋忠公浩其外大王父则魏恭简公尝视两省学政者也》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骊歌赤壁尚相闻,绛帐闽天已似云。

不为圣朝偏贵少,几人循吏复能文。

道乡遗脉从看大,宅相余光久借分。

处处江山俱动色,一诗先报武夷君。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赠邹黄州彦吉迁闽学宪》。诗中充满了对邹黄州彦吉的赞美与敬意,同时也透露出对邹氏家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肯定。

首联“骊歌赤壁尚相闻,绛帐闽天已似云”,以“骊歌”和“赤壁”起兴,暗示了邹黄州的离别之情,以及他即将前往的福建(闽)之地,如同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充满豪情。接着,“绛帐”一词,借用了古代讲学的场景,比喻邹黄州在学术上的贡献,如同一片片云彩,飘荡在天空,象征着他的学问影响深远。

颔联“不为圣朝偏贵少,几人循吏复能文”,是对邹黄州品德与才能的高度评价。这里提到“圣朝”,表明他对当前朝廷的忠诚与贡献,同时强调了他作为循吏(奉公守法、清廉正直的地方官)的难得,不仅在政务上表现出色,还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实属罕见。

颈联“道乡遗脉从看大,宅相余光久借分”,进一步赞扬邹黄州在学术传承与道德风尚上的影响力。这里的“道乡”指儒家学者聚集之地,暗示邹黄州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宅相”则可能暗指他在家族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对后人的教诲与影响。

尾联“处处江山俱动色,一诗先报武夷君”,表达了对邹黄州即将带来的变化与影响的期待。这里的“江山”泛指各地,意味着邹黄州的到来将给各地带来新的风貌与活力;“一诗先报武夷君”则预示着他通过一首诗的方式,向武夷山的神灵传达了自己到来的消息,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也寓意着他的到来将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化与精神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邹黄州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家族背景以及对地方影响的描绘,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赞誉与深切敬意,同时也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学问、道德与社会责任的重视。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五子咏.沛县阎古古

歌台大风起,儿童吟乐章。

逶迤数千纪,作者称登堂。

正声破淫哇,取材齐《柏梁》。

男儿意气重,醉卧多尤伤。

(0)

猗兰操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

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于乎贤人兮汝其予辅。

(0)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其三

我闻莞尔笑,周虑愧尔言。

上古处巢窟,抔饮皆污樽。

冱极阳内伏,石穴多冬暄。

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

岂无数尺榱,轻裘吾不温。

邈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

(0)

虾䱉行

虾䱉出潢潦,道逢东海使。

鱼服而介身,呷浪以相戏。

物微恐见侵,跳波争努臂。

东陂招能兄,西溪唤螺弟。

水虫万馀种,各各条兵议。

聚族鼓鳞鬣,不能当一嚏。

(0)

无题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如线。

仰首看红日,红日走如箭。

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

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人心苦执迷,富贵忧贫贱。

忧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吾今头半白,把镜非不见。

惟应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0)

筹边楼

西川节度筹边处,万里岩疆锁一楼。

坐见金汤围剑阁,几闻玉斧划刀州。

军行细路青天近,戍撤秋关黑水流。

太息斯人无复再,干戈满眼不胜愁。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