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岩谁作海螺名,吹起寒风万壑生。
古木参天迟曙色,野猿啼雾入秋声。
行看石乳飞花满,坐倚松阴宿鹤惊。
更欲滥游情未倦,摘茶聊共石泉烹。
洪岩谁作海螺名,吹起寒风万壑生。
古木参天迟曙色,野猿啼雾入秋声。
行看石乳飞花满,坐倚松阴宿鹤惊。
更欲滥游情未倦,摘茶聊共石泉烹。
这首明代诗人释今■(艹黾)的《登海螺岩》诗,描绘了海螺岩的壮丽景色与幽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洪岩谁作海螺名,吹起寒风万壑生”,以“海螺”为喻,生动地描绘了海螺岩的形状,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而成的奇观。寒风吹过万壑,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冷峻,也暗示了诗人独自登山时的孤独与坚韧。
颔联“古木参天迟曙色,野猿啼雾入秋声”,进一步展现了海螺岩的自然景观。古木参天,晨光微露,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息。野猿的啼声与雾中传来的秋日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景,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行看石乳飞花满,坐倚松阴宿鹤惊”,描述了诗人登山途中所见的奇景。石乳如瀑布般从岩石上滴落,仿佛是大自然的花朵在空中绽放。坐在松荫下,一只宿鹤被突然的声响惊起,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互动。
尾联“更欲滥游情未倦,摘茶聊共石泉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探索欲望。即使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也依然充满热情,甚至想要采摘茶叶,与清泉共烹,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生活情趣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海螺岩的壮美与幽静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流露出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曾乘南风来,未乘北风归。
北风镇相候,人行自乖违。
丈夫走四方,有如鸿雁飞。
长剑倚天外,此志宁容衰。
君不见马子长,江山胜绝供文章。
又不见马伏波,天南天北功名多。
十年已压环堵室,凭君莫话龙蛇蛰。
江中风浪任如山,破浪乘风气偏逸。
豪来却典千金裘,醉将卮酒浇船头。
从容按剑呼杨侯,海若不敢誇豪酋。
行或迟,归或早,青天无云日杲杲。
一双仙鹤绕船翔,行人已入蓬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