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绯桃嫁碧桃。瓶中交插两枝高。
朝朝对取酌香醪。
白发不须求大药,红颜自可解离骚。
并州那有剪愁刀。
欲使绯桃嫁碧桃。瓶中交插两枝高。
朝朝对取酌香醪。
白发不须求大药,红颜自可解离骚。
并州那有剪愁刀。
这首《浣溪沙》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内容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情感的独特见解。
首句“欲使绯桃嫁碧桃”,以绯桃(红色桃花)与碧桃(绿色桃花)的结合,象征着不同事物或不同情感的融合,暗示了诗人对于和谐共生、跨越界限的追求。接着,“瓶中交插两枝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两枝花在瓶中交错而立,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不同元素的交汇与共存。
“朝朝对取酌香醪”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每日对着这两枝花饮酒,不仅是对美的享受,更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日常生活中简单而纯粹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白发不须求大药,红颜自可解离骚”两句,既是对前文情境的延伸,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不必追求长生不老的大药,因为内心的平静与快乐,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本身就是一种长寿之道。同时,通过引用《离骚》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暗示了即使面对人生的困苦与挑战,也能通过内心的调适与自我慰藉,找到心灵的解脱与满足。
最后,“并州那有剪愁刀”一句,以并州(古代地名)为背景,借“剪愁刀”这一形象化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化解忧愁、寻求心灵解脱的渴望。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普遍人性中寻求解脱与自由的普遍愿望的反映。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情感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和谐与自由的不懈追求。
丈室明松窗,水竹相因依。
卢橘冬已花,日出黄蜂飞。
爱此禅房幽,不踏市朝机。
时观彼苍意,常与人愿违。
彼苍不可会,青山又斜晖。
昔年浮丘人,池舘藏一丘。
天门骑鹿仙,浩气压女牛。
曷来木正落,歌动林塘幽。
至今五月花,憔悴因郎羞。
底处牵白犊,超然对清流。
景风故随车,为我回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