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舫斋前种玉时,森森才见出墙枝。
如今又见孙枝透,凤尾翛翛转更奇。
半舫斋前种玉时,森森才见出墙枝。
如今又见孙枝透,凤尾翛翛转更奇。
这首诗描绘了陈以钧得子后,家中庭院中所种植的玉树生长繁茂的景象,以及子嗣传承的喜悦之情。诗中的“半舫斋”为陈以钧的居所,“种玉”则暗喻了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望与培育。“森森才见出墙枝”描绘了玉树初长成,刚从院墙内探出枝叶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如今又见孙枝透”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中又迎来了新的生命,承续了家族血脉。“凤尾翛翛转更奇”以凤尾比喻陈以钧的子嗣,生动地展现了新生命的独特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家族的繁荣昌盛和未来无限的可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家族传承与新生的感慨,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韩干画马古无匹,仇英复入曹霸室。
弄笔偶成《出塞图》,英姿粉墨何萧瑟。
鞍马甲士无一同,百十垒峞装束雄。
蔽亏掩映难悉数,马露顶踵入尻鬃。
边关日落千山红,半天飒飒旌旆风。
飞鸟不敢近鸣噪,黄云惨澹横低空。
羽箭雕弧拥牙纛,誓将万里烟尘扫。
壮士遨游今白头,可怜日月空中老。
愿借霜蹄骤且驰,追奔直过流沙道。
玉泉百折穿城入,积水瀰瀰泛澄碧。
倒影平吞彩凤楼,蒸云巧护盘龙宅。
我乘旭日追清风,荷香塞天花绕空。
霞光四映日逾媚,露气一吸天为通。
此湖三叠连琼宫,太液却在宫墙中。
万户磅礴控其二,长堤合沓绵雄虹。
行歌况挈拿去手,共觅层台坐窗牖。
奋袖疑探岳并莲,褰裳并踏瑶池藕。
消夏溪山安在哉,五湖烟棹旧沿洄。
升平一奏江南曲,愿袭荷衣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