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胡进士孟韬作匡山读书处歌》
《为胡进士孟韬作匡山读书处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大块下坠成匡山,秀作中天五青莲,十二万纪搏云烟。

元气小漏长庚颠,秀作人间一青莲,绡霞酿露六十年。

两雄相得非偶然。所以匡庐李白庐,白也匡庐白。

念欲宫锦幄,屏风背拥九迭碧。

念欲宫锦袍,瀑布高悬八千尺。

朝诵宛委编,暮歌大洞经。

化为三籁透紫冥,下杂栖贤三峡之雷霆。

细则鸾凤喈,粗乃虬龙鸣。

香炉袅篆五色明,坐使万境神魂清。

咄嗟匡山不负白,白也顿负匡山色。

功名善愚人,一旦调乃公。采撷晻霭,擘削巃嵷。

尽收绣鞶囊,卖之华清宫。

连城一出玉环妒,天子欲偿价,力士老奴从旁代唶嚄,从此重瞳意回互。

浔阳雨,夜郎雾。

采石捉月月不顾,不能携得匡山去。

后千余年好事者,仍榜匡山读书处。

咄嗟哉,咄嗟哉,李白居,杜甫诗。

诗耶人耶,与山并斗宇宙奇,胡郎有奇急吐之。

君不见六经万古长赫曦,如悬九嵏烛四垂。

不然草大还,直借鹏背家须弥。

安能龊龊苦恋五言七字长,吾伊如此读书读奚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为胡进士孟韬作匡山读书处歌》。诗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对庐山(即匡山)的赞美和对李白的崇敬之情。诗中将庐山比作五朵青莲,象征其秀丽与高洁;又以“十二万纪搏云烟”形容庐山的壮丽景象。同时,诗中提到李白与庐山的深厚情缘,表达了对李白诗歌艺术的推崇。

诗中还描述了对庐山美景的向往,如“宫锦幄”、“九迭碧”、“瀑布高悬八千尺”,以及“三籁透紫冥”的自然音响,展现了庐山的神秘与壮美。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庐山的香炉袅袅升起的五色烟雾,以及由此带来的万境神清之感。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讽刺,以及对李白未能完全把握庐山真谛的遗憾。诗中提到李白虽与庐山有深厚的联系,但最终未能完全领悟庐山的精髓,将其比作“白也顿负匡山色”。最后,诗以对李白诗歌与庐山并肩斗艳的宇宙奇观的赞美结束,并鼓励读者应追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而非局限于传统的五言七字诗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庐山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李白诗歌艺术的崇敬,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拟古十四首·其五

吾观古颜孟,生民之先觉。

已克礼斯复,陋巷亦云乐。

气由养而充,浩然塞寥廓。

其殁馀千年,载籍犹昭灼。

天爵良可珍,箪瓢未为恶。

(0)

泛淀山湖

寒光万顷拍天浮,震泽分来气势优。

寄语蜿蜒波底物,如今还肯负舟不。

(0)

海上次吴中书韵

总角常思海上游,乘风今日得周流。

一泓夜浴骊珠火,五色朝浮蜃气楼。

辽水只今无鹤语,蓬壶千古戴鳌头。

寄言汉使张公子,肯借灵槎犯斗牛。

(0)

赠僧南宗归钱塘诗

二十年前浙水游,题诗曾上看松楼。

四檐风月清人骨,万里云烟驻笔头。

宦辙祇惭同泛梗,尘心徒切仰虚舟。

如今又向燕山别,旧日松楼诗在不。

(0)

和少保杨先生退食之作

皇仁广大与天同,万姓咸归覆帱中。

任重未能弘圣化,才疏深拟效愚忠。

喜逢海宇文明日,敬仰中和位育功。

制治保邦明训在,退朝忧思倍忡忡。

(0)

题长安归骑图二首·其二

元戎玉帐拥貔貅,武略文韬压众流。

恢拓封疆当圣代,尽收部落入神州。

归旌想惬舆情望,奏凯亲承宠渥优。

从此烽烟空绝塞,边民乐业日歌讴。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