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停舟晚,群猿出夕阳。
扳枝听客语,分果引儿尝。
饮静山泉暗,吟哀峡路长。
萧条秋九月,逢汝在他乡。
谷口停舟晚,群猿出夕阳。
扳枝听客语,分果引儿尝。
饮静山泉暗,吟哀峡路长。
萧条秋九月,逢汝在他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山谷出口停船时,群猿活动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首句“谷口停舟晚”,描绘了诗人乘船归来,选择在山谷出口停留,时间已至傍晚。接着,“群猿出夕阳”一句,以“出”字生动地表现了群猿从树林中涌出,迎接夕阳的场景,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扳枝听客语,分果引儿尝”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猿猴的好奇心和智慧。它们不仅会攀爬树枝,聆听人类的对话,还会分享食物给幼崽,体现了猿猴之间的亲情和合作精神。
“饮静山泉暗,吟哀峡路长”则转而描写猿猴的生活环境。山泉的静谧与夜晚的黑暗形成对比,暗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神秘。同时,通过“吟哀”一词,表达了对峡谷漫长道路的感慨,也隐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或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萧条秋九月,逢汝在他乡”两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孤独的心情相呼应,而“他乡遇猿”这一偶然的相遇,既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也引发了对远方和他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和他乡的深深眷恋。
独坐纱窗,听风凄雨苦。雕栏外、云歌柳舞。
兽炉烟袅,有谁共、知心密语。
又几回、漫托瑶琴,争奈琴心不许。
寄题分韵,倚屏山、颦眉妩。蓦地里、闲愁无数。
花笺砑就,难写愁肠千缕。细沈吟、试问愁来何处。
为甚竟迷出路。
麦尘波暖闲鸥梦,盟鸥又添佳士。
柳浪平桥,梅阴小屿,游屐一双初试。荷花桂子。
漫凉入陂塘,月明山寺。
半筑云窝,半邻酒市半茶市。
诛茅曾记旧隐,自逋仙去后,何限芳思。
画里偎香,吟边饮绿,分列琴樽图史。儿童笑指。
笑蝴蝶飞来,坠红黏翅。点染春浓,两峰凝翠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