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无数尽龙腾,细浪和风不厌行。
谁解天边持北斗,试来此处酌南溟。
已知一勺同千顷,不把涔蹄笑洞庭。
安得常如银汉水,扁舟万里寂无声。
海山无数尽龙腾,细浪和风不厌行。
谁解天边持北斗,试来此处酌南溟。
已知一勺同千顷,不把涔蹄笑洞庭。
安得常如银汉水,扁舟万里寂无声。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扶胥口二首(其一)》以海为背景,描绘了海面的壮阔景象与深邃意境。首句“海山无数尽龙腾”以“龙腾”形容海面上波涛翻滚的动态美,展现出海的磅礴气势。接着,“细浪和风不厌行”则细腻地描绘了海浪与微风和谐共处的情景,赋予海面以生命力。
“谁解天边持北斗,试来此处酌南溟”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北斗星比作持酒之人,邀请读者一同品尝南海之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接下来,“已知一勺同千顷,不把涔蹄笑洞庭”通过对比,强调了海的广阔无垠,即使是最小的一勺海水,也蕴含着千顷大海的深邃,以此反讽那些嘲笑洞庭湖狭小的人。
最后,“安得常如银汉水,扁舟万里寂无声”表达了诗人对海的向往与追求,希望海能像银河一样宽广宁静,让船只在万里的航程中也能保持沉默,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开眼见杲日,出门愁飞埃。
冬晴气爽况春旱,夏潦秋涨将何哉?
前者不归后且来,娶妇生子死便埋,嗟而岂若贪殉财?
无田可耕乃至此,时节先垄宁忘怀?
积赀难餍乡里望,有吏如虎胥如豺。
中伤不售恣剽劫,要赎殃及坟中骸。
令君见惯厌雀鼠,循例批答谁亲裁?
部文宪檄只益怒,上吁无雨空闻雷。
一廛异域岂得已,邦族欲复心滋灰。
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
护商万国有通则,行见同轨滇边开。
懒云恋山无定姿,趁钟随梵依耶毗。
江风破禅堕奇句,一笑短发奚能为?
昨来竹窗论笔势,灯花如豇薤倒披。
据梧倚树百虫绝,仰睇箕斗光参差。
怪君说诗忽感事,犀照万态穷魖夔。
但论风雅今亦衰,君持古心将向谁?
排场文字假君手,鉥剧肝肾翻招疑。
盛年拄腹端且好,幸宝子墨怀侧釐。
阴崖阳谷各有向,莫与寒木愁春曦。
畹兰凝霜菊未秀,何以赠君惟卷葹。
江潮上下别后思,行矣勃碣寒生澌。
道逢损轩烦寄讯,劳苦邯郸带下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