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日将莫,萧萧秋欲残。
浮云低阁雨,宿霭密藏山。
扇觉轻蒲重,衣嫌细葛单。
更交一寒暑,精进独衰颜。
冉冉日将莫,萧萧秋欲残。
浮云低阁雨,宿霭密藏山。
扇觉轻蒲重,衣嫌细葛单。
更交一寒暑,精进独衰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秋阴》,通过对秋日黄昏和微凉气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转换之际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冉冉日将莫”描绘了夕阳缓缓西沉的场景,暗示一天即将结束。接着,“萧萧秋欲残”渲染出秋意渐浓,秋风瑟瑟的氛围。
“浮云低阁雨,宿霭密藏山”两句,通过“浮云”与“低阁雨”以及“宿霭”与“藏山”,形象地表现出秋日阴霾笼罩,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和空间层次。
“扇觉轻蒲重,衣嫌细葛单”两句,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扇子变得沉重,衣物感觉单薄,生动地传达出秋夜的凉意,让人感受到季节变化带来的身体反应。
最后,“更交一寒暑,精进独衰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一个寒暑交替,自己的精神面貌却显得更加衰老,流露出一种岁月不待人的淡淡忧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阴沉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的身心体验,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触。
韩侯京口高作堂,堂后万石山低昂。
复有潴水方凿塘,堂中动摇山水光。
金焦乃是天富贵,巧手移入家中藏。
帘掀晓日见翡翠,笙吹夜月来鸾皇。
芙蓉夹座酒满觞,宛如美人罗四傍。
韩侯关门醉十日,只恐金焦复去江中央。
金山名天下,名大山则小。
我在童丱时,其名已自晓。
愿登盖有待,待待首空皓。
屡扣土著人,挂漏粗可道。
所亘百亩石,江心泊浮岛。
山中无空处,皆以殿阁绕。
及参能赋者,语莫尽其巧。
我托耳为登,聊且厌怅懊。
譬如山堕梦,其境皆梦造。
梦觉费追随,所得未了了。
有路县不远,有身无大扰。
从地借健步,从天借不老。
便须游一年,写此平生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