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猎胡沙控紫弦,草深狐兔走祁连。
秋空昨夜旄头落,为卷旌旗破左贤。
放猎胡沙控紫弦,草深狐兔走祁连。
秋空昨夜旄头落,为卷旌旗破左贤。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狩猎的壮丽场景与军事行动的紧张氛围。首句“放猎胡沙控紫弦”,以“胡沙”点明边塞之地的荒凉与辽阔,“紫弦”则暗示了弓箭的精良与猎人技艺的高超,整句展现出猎人在广阔沙漠中驾驭弓箭,准备狩猎的雄姿。
接着,“草深狐兔走祁连”一句,通过“草深”和“狐兔走”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草原景象,狐狸和兔子在祁连山脚下的草原上奔腾跳跃,预示着猎物的丰富与狩猎的激烈。
“秋空昨夜旄头落”一句,运用了古代星象学中的术语“旄头”,指代北方天空中的一颗星,古人认为旄头星的陨落预示着战争或重大事件的发生。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军事行动联系起来,暗示了一场即将到来的战斗。
最后,“为卷旌旗破左贤”一句,直接点明了军事行动的目的——击败敌人。通过“卷旌旗”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军队的气势,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们破敌制胜的期待与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边塞狩猎与军事行动的壮观与紧张,体现了作者对英勇将士们的敬仰之情。
自今宵、升镫谜市,放夜时节。红萼枝头乍发。
香烟篆袅漫结。记室满、春生金兽热。
共摇曳、烛影红爇。
念旧主、离魂顷何许,心情去年别。愁绝。
愤膺诉与谁说。听漏永无眠低徊处,隐隐和籁咽。
嗟异地凄清,孤负明月。镜华似雪。
惟暗消、千古悲欢圆缺。惊断朱弦琼钗折。
梨云香梦痕未灭。闷来拥寒衾,思又切。
祗频唤、绿草春回,仗万叠蛮笺,挽住韶华歇。
古帘鹃语吊残菲。销愁蕤。暗中飞。
春与词人,小影是游丝。
花气敝蟾偏做暝,心上月,向天边,分半规。
东风打门还觅谁。满空屏,红折枝。
名闻梦禁,无端惹鹦鹉沉思。
卖杏江南,似过一声微。
今夜阑干秋样冷,吹几片,绿云来,缝笛衣。
昨夜剪镫曾,甚和将,梦雨尽情流晓。
波镜被东风,猛吹上,一尺碧云难扫。
重来唤渡,文鸳不似当时小。
斜照年年依样绿,锁定暮帆烟草。
销魂野水无家,问残红何苦,相随未了。
倒影几层楼,这阑角、可有春魂寻到。蘼芜望渺。
浣纱人去江南悄。
漫为愁多,思载酒天上,画船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