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四》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四》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

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

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自大同至西口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从大同到西口的沿途景色与感受,充满了对边疆地区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旧说丰州好”,开篇即道出了人们对丰州的美好传说与向往。然而接下来的“于今号板升”则透露出一种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落差,暗示了丰州如今可能已不如往昔般美好。

“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生活风貌。盐与乳是当地常见的调味品,而“滑”与“凝”则分别描绘了盐与乳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生动地呈现了边疆饮食的特点。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边疆与内地的关系比作唇齿相依、股肱之臣,强调了边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稳定的深切关注。

最后,“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一句,点明了诗人自己的身份——一位在京都的老者,每日站在戍楼上眺望远方。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边疆的思念之情,也流露出了一种历史沧桑感和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国家边防的深沉思考,展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兼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边疆稳定与国家统一的深切关切。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昭君怨

长门回首泪盈襟,琵琶只弹薄命吟。

休问丹青受金否,丹青得无用意深。

君王万几日日有,忍令粉黛惑其心。

况因丹青力,暂受君王恻。

和戎苟有利,在胡犹在国。

一时丹青手,但易妍媸色。

古来更有如簧舌,鹿可为马白可黑。

吁嗟乎鹿可为马白可黑,如此丹青杀亦得。

(0)

十四岁读书永福寺友人伐鼓七声命诗索道士酒

远公昔日东林寺,有酒曾呼靖节来。

今夜虎溪须尽醉,莫教明月照空杯。

(0)

惠安有三岐麦六岐稷士民赋诗赠奉答·其一

几回春雨祝年丰,共说三岐陇麦同。

千载惭吾非汉吏,七闽斯地有唐风。

人家废井黄巾后,海岸飞沙白苇中。

击壤自须歌帝力,满车谁敢窃天功。

(0)

梦中作

第一楼中静晚涛,忽闻仙乐下云旓。

青蛇舞共南天远,黄鹄飞连北极高。

万里长江堪属目,百年佳兴独挥毫。

元精饱食朝霞气,老妇无劳唤浊醪。

(0)

寄吴一庵别驾

我从西粤罢弹琴,君赋东征返故林。

转眼江湖双白鬓,侧身天地几同心。

逃归实就罗浮卜,怅望时为梁甫吟。

莫怪虞卿轻去国,著书元不为愁深。

(0)

阻风女儿港同顺德何紫云严从阳避暑大孤神祠酌酒赋诗

系缆依祠下,开尊向水滨。

共怜今日醉,犹是昔年身。

风急豚翻浪,樯危燕趁人。

烟波正如此,莫负玉壶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