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江上天不分,老蛟吐气成江云。
夜半大风飘屋瓦,顷刻檐间雨如泻。
柴门紧闭不敢开,渐闻水声到床下。
开门处处闻啼号,尽说浪头三尺高。
室庐漂荡无处所,妻孥大半随波涛。
江市一时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历尽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风雨调,无复破块与鸣条。
晚来江上天不分,老蛟吐气成江云。
夜半大风飘屋瓦,顷刻檐间雨如泻。
柴门紧闭不敢开,渐闻水声到床下。
开门处处闻啼号,尽说浪头三尺高。
室庐漂荡无处所,妻孥大半随波涛。
江市一时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历尽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风雨调,无复破块与鸣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夜晚景象,诗人以江上晚景开篇,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蛟吐气化作江云的神秘感,暗示风雨的来临。接着,夜半时分,大风吹得屋瓦飘摇,檐间雨水倾泻,环境显得极为动荡不安。
诗人身处室内,柴门紧闭,尽管如此,水声已逐渐逼近床下,显示出风雨的猛烈。随着风雨加剧,邻居们纷纷哭喊,告知浪头高达三尺,家园面临严重威胁。室庐随波逐流,家人安全堪忧,连市集都陷入沼泽之中。在这种危急时刻,诗人决定逃离,艰难地翻越西山,避开虎豹出没的道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期盼,只愿从此风雨和顺,不再有自然灾害破坏家园。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时的无奈与坚韧,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