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过清明节,又见春风催暮。
酒旗篱落,画舫笙歌,都傍销魂堤树。
金刹斜阳,透得红霞一抹,望中绿莎如许。
送韶华岁岁,江山烟雨。相语。
屈指兴亡多少,只柳影莺声无数。
殿前三千,桥头十五,断却隋皇归处。
惟有醉翁几阕,髯公三过,妆点平山词赋。
看骑鹤人来,吹箫人去。
今年才过清明节,又见春风催暮。
酒旗篱落,画舫笙歌,都傍销魂堤树。
金刹斜阳,透得红霞一抹,望中绿莎如许。
送韶华岁岁,江山烟雨。相语。
屈指兴亡多少,只柳影莺声无数。
殿前三千,桥头十五,断却隋皇归处。
惟有醉翁几阕,髯公三过,妆点平山词赋。
看骑鹤人来,吹箫人去。
这首清代邹祗谟的《望远行·蜀冈眺望怀古,和阮亭韵》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在蜀冈上远眺,怀古思今的情景。开篇以清明节刚过,春风又起,暗示时光流转,引发对历史的感慨。"酒旗篱落,画舫笙歌"展现了往昔繁华的市井生活,而"销魂堤树"则寓含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哀愁。
夕阳下的金刹(寺庙)与红霞映衬,绿莎丛中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然而"送韶华岁岁,江山烟雨"又流露出岁月如梭、人事沧桑之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柳影莺声"这一自然景象,隐喻历史的更迭与兴亡,"殿前三千,桥头十五"则借数量词描绘了隋朝的辉煌与衰落,"断却隋皇归处"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最后,诗人将自己融入了醉翁和髯公(古人名)的典故,他们曾在此地留下诗词佳作,而如今只有醉翁的几阕词和髯公的三过,成为历史的见证。"骑鹤人来,吹箫人去"则以仙人的传说,寄寓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怀,寓言于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思索。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