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隐几剑光寒,节序难消此夜残。
荏苒韶光星物换,逍遥儿女岁时欢。
尘缘已向知非度,春信还从索笑看。
最有诗怀新思逸,长弹元是隔年冠。
南溟隐几剑光寒,节序难消此夜残。
荏苒韶光星物换,逍遥儿女岁时欢。
尘缘已向知非度,春信还从索笑看。
最有诗怀新思逸,长弹元是隔年冠。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独坐静思的情景,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联“南溟隐几剑光寒,节序难消此夜残。”以“南溟”象征深远的时间与空间,诗人独自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把寒光闪烁的剑,暗示内心的冷静与坚定。除夕之夜,尽管节日的气氛难以消散,但时间的流逝却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奈。
颔联“荏苒韶光星物换,逍遥儿女岁时欢。”通过“荏苒韶光”和“星物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虽然人们在欢度佳节,但诗人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岁月的无情。
颈联“尘缘已向知非度,春信还从索笑看。”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不再为琐事所累,而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生活。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期待着春天的消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每一个变化。
尾联“最有诗怀新思逸,长弹元是隔年冠。”诗人认为,诗歌是他表达内心情感和思考的最佳方式。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他以一首诗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种创作灵感仿佛是跨越了时间的界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
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
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
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棠阴手种方新。
又五马翩翩邺水滨。
想台高铜雀,尚留遗迹,堂深画锦,空锁凝尘。
琴瑟从容,雅歌缓带,美政遥知达紫宸。
期年后,看行宣召,班冠廷绅。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
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庚未。
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
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
草碧寒窗静里。
折琼枝、小栏同倚。
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
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
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园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
明而恕,廉而介。
官易进,身难退。
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
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
是三代相传古法遗。
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
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
公子去,定致身*序,接武龙墀。
残花剩柳,正啼鹃声里,邮亭别馆。
三叠阳关听未彻,手执离杯引满。
政坐诸君,久烦老子,今日才萧散。
翩然归去,故园绿树春晚。
人世苍白浮云,自舒自卷,不入高人眼。
官事如麻何日了,输与闲中不管。
翠柏台高,紫薇省近,别有清华选。
功名岁晏,江城回首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