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不青草,萧然蓟北春。
千金无马骨,十丈是车尘。
气尽初为客,心空渐畏人。
道穷知几辈,家有白头亲。
二月不青草,萧然蓟北春。
千金无马骨,十丈是车尘。
气尽初为客,心空渐畏人。
道穷知几辈,家有白头亲。
这首诗《春感(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春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联“二月不青草,萧然蓟北春”,开篇即以“二月”点明时节,却言“不青草”,以“萧然”渲染出一种荒凉之感,将蓟北春日的景象描绘得颇为冷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颔联“千金无马骨,十丈是车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以“千金”与“马骨”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而“十丈车尘”则象征着繁华与喧嚣,暗含对人生浮华的反思。
颈联“气尽初为客,心空渐畏人”,直抒胸臆,揭示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孤独与恐惧。在异乡初来乍到时,面对陌生环境,内心充满了疲惫与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情世故的畏惧逐渐加深,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敏感。
尾联“道穷知几辈,家有白头亲”,将个人的情感上升至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多少人像自己一样,背井离乡,为生活奔波?同时,对家中年迈父母的思念与担忧,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与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黄景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