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袁邕《藤偈》》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袁邕《藤偈》》全文
唐 / 浙东众诗人   形式: 四言诗  押[蒸]韵

得彼柔性,契兹佛乘。岂无众木,我喻垂藤。

(0)
注释
得彼:获得那种。
柔性:柔和的本性或性格。
契兹:契合于。
佛乘:佛教的教义或修行的层次。
岂无:难道没有。
众木:众多的树木。
我喻:我用来比喻的是。
垂藤:下垂的藤蔓。
翻译
获得那柔和的本性,契合于佛家的教义。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鲍防的《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和袁邕的《藤偈》,均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从鉴赏角度看,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厚的佛法修持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得彼柔性,契兹佛乘。”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教中“柔软”、“忍辱”的品质的追求,以及这种品质对于达到佛教境界(即“佛乘”)的重要性。“得”字意味着获得或理解,“彼”指向那柔和的品质,这里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契兹”则表达了一种契合、一致的状态,暗示了这种品质与佛法修持之间的密切关系。诗人通过这句话,传递出对内心至善、柔和之美的赞颂。

“我喻垂藤。”这里,“我喻”二字有自指之意,表明接下来的“垂藤”是诗人自己的比喻。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藤常被用来形容柔软而坚韧的品质。诗人将自己比作那垂挂的藤,既表现了对自然界之物的观察,也象征着修行者的柔和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厚佛学造诣,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借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浙东众诗人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春日留别诸子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0)

南山隈

一因摇落后,怅望秋天空。

向晚寻归径,村村夕照中。

(0)

归田自述二首·其一

佐邑无功自劾归,尚疑趋府倒裳衣。

下流应笑难为吏,僻路于今亦有机。

与客解嘲前日谬,逢僧授偈一身非。

卧来转觉人群远,惟有闲窗鸟雀飞。

(0)

扬州道中送李司训还金陵因赴任河内

初见即如故,爱君无世情。

官惟旧经术,家只一蓬衡。

乡树千重雨,江门几日程。

还过大梁市,试为访侯嬴。

(0)

与客夜登开利寺观鹅亭

野寺寒云外,犹传晋永和。

逢君非有约,踏月偶相过。

废沼水棱浅,荒亭霜气多。

怀思倚栏者,书罢独笼鹅。

(0)

山行阻风宿湖口

早从泛舟役,湖水白弥弥。

山程无喧呼,沿洄摘芳芷。

风水无常期,扣舷亦自喜。

向晦焚膏油,独卧深苇里。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