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生汝因名雁。抱上白驼鞍,风霜惯。
行尽紫塞长城,边女争看与珠钿。
怜惜小雏鹰,啼花嫩。那畏腊月天寒,炎州路远。
越鸟一双双,南枝返。
天妒人月频圆,箫声忽使秦楼断。
纤素只三龄,同命短。
雁门生汝因名雁。抱上白驼鞍,风霜惯。
行尽紫塞长城,边女争看与珠钿。
怜惜小雏鹰,啼花嫩。那畏腊月天寒,炎州路远。
越鸟一双双,南枝返。
天妒人月频圆,箫声忽使秦楼断。
纤素只三龄,同命短。
这首《春草碧·伤稚女啊雁》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以雁为喻,抒发了对幼女早逝的哀伤之情。
开篇“雁门生汝因名雁”,以雁门山为背景,点出雁的名字由来,寓意深远。接着“抱上白驼鞍,风霜惯”,描绘雁经历风霜,坚韧不拔的形象,暗喻幼女虽年幼却饱经世事。随后“行尽紫塞长城,边女争看与珠钿”,通过雁的迁徙,象征幼女的离乡背井,与边地女子一同观赏,增添了一层异域风情。紧接着“怜惜小雏鹰,啼花嫩”,以小雏鹰的啼鸣,比喻幼女的脆弱与可爱,情感细腻。最后“那畏腊月天寒,炎州路远”,表达了对幼女在极端气候和遥远路途中的担忧,体现了深沉的关爱。结尾“越鸟一双双,南枝返”,以越鸟南飞,象征幼女的归宿,而“天妒人月频圆,箫声忽使秦楼断”则表达了命运的无常与哀愁,箫声断绝,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整首词以雁为线索,贯穿了对幼女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哀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